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芳香的黑血(二) -- 冰冷雨天

共:💬61 🌺26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芳香的黑血(四)

“当面喊万岁,背后下毒手”的角色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有。参加会议的僧侣中就有人痛哭流涕地作完了检讨以后又到开罗去讨救兵去了。开罗人的脑筋不那么死板,第二年,开罗来了精神,说主要是要端正大家对真主的态度,清真寺里不准喝咖啡,咖啡本身还是可以喝的。当然这只是临时决定。咖啡合乎古兰经的教范的正式判决则一直要到100多年后,在艾哈迈德六世治下,宗教领袖们终于认定那烘培过的咖啡豆和炭其实不是一回事。

临时决定也行。被平了反的咖啡立即就在阿拉伯世界爆发似的流行了起来。这个不准在清真寺里喝的规定反过来助长了咖啡的流行,咖啡真正走出了修道士的范围,进入了世俗社会。清真寺的周围全是喝咖啡的,伊斯兰的麦加也成了咖啡的麦加。从各地来朝圣的信徒们再把这种好像还有点可疑的黑色的“渗渗泉水”带往开罗,大马士革,巴格达,康士但丁堡。

点看全图

(巴勒斯坦的咖啡风景)

大凡一样东西流行开来了以后,那样东西就和当初不一样了,这在社会学上叫做“异化”,咖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原来咖啡是在反尘世社会反世俗的苏菲教派中被使用,现在一流行开来了就成了完全尘世完全世俗的东西。咖啡之所以被称作为“市民社会的黑色血液”是因为它和其他商品相比有很多不一样的特殊之处。

咖啡的特殊之处首先就在于一般人不知道如何做咖啡,因此就出来了“咖啡屋”这门生意。人们得去咖啡屋喝咖啡,世界上第一个咖啡屋,Kiva Han,就是1475年在奥斯曼土耳其的康士但丁堡诞生的。

点看全图

(土耳其咖啡屋)

做好了的咖啡不能久放,一般十五分钟以后就变了味,所以得现做现喝。人们聚集在一起等咖啡,口不能闲着,张家长李家短的闲扯。可不要小看这种闲扯,这是咖啡文化最大的特征——社交场合的提供。

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需要能够互相交流的社交场所。在咖啡文化以前,不少文明的社交场合是很有趣的:公共浴室。罗马文明,日本文明都能够找到这类例证。公共浴室文化最发达的可能是中世纪的阿拉伯世界和土耳其。那是市民聚会的场所,人们真正地“坦诚相见”。可能光了屁股,精神上的伪装也会少一些,因此人们更加能够平等自由地交流。

但是,阿拉伯世界和土耳其的浴室自由的不仅仅是意见和信息的交流,同时自由的还有毒品和同性恋。因此在中近东,公共浴室的形象并不是非常好。前些年日本有一种半卖淫场所就叫“土耳其浴室”,后来是在土耳其政府的抗议下才改名叫“肥皂乐园”。

但是咖啡屋没有这些问题,这也就是日后咖啡总给人一种高雅,书卷气形象的由来。

咖啡的另外一个特性就是作为一种嗜好饮料,他不像酒精饮料那样从一开始就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完全排斥酒精饮料的人是很少的,排斥的原因一般都是出于宗教或生理原因比如酒精过敏什么的。不但人类不排斥酒精饮料,其他喜欢酒精饮料的动物也不少。肯定有不少人见过猴子,马,牛喝酒的例子。而咖啡却不是这样,很少有人从一开始就喜欢咖啡,咖啡爱好者所说的咖啡芳香,在其他人则是无法容忍的恶臭。存放咖啡豆的仓库和其他食品仓库不同,无需防鼠措施——耗子不吃咖啡。

所以咖啡生意从一开始就和资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要吸引人们来喝咖啡,必须有富丽堂皇的咖啡屋以便告诉人们:除了脱光光洗澡以外,正襟危坐也是可以和其他人交流的。直到现代的各种餐饮业中,最需要花费内外装修费用的就是咖啡屋。其实咖啡和资本的关系不是到了面对最终用户的阶段时才有,咖啡从一开始就离不开资本。咖啡都是在大种植园经济状态中种植的,因为咖啡树到采摘为止需要五年,个体农户无法栽种。

所以,首先从事咖啡栽培和贩卖的是阿拉伯世界中最有经济实力的开罗商人。种植咖啡需要两个条件,首先是无霜害。其次是要有年间1200MM的降水量。西南阿拉伯的也门是种植咖啡最合适的地方。也门的古都萨那周围地区大概是一个从海拔1000米到2200米的斜坡,海拔太低,夏天的气温太高,海拔太高则有霜害的危险。因此就成了咖啡栽培的中心。

和后来欧洲人插手以后直到现在的与其称之为种植业,不如称之为犯罪的咖啡种植不同,十六世纪也门的咖啡确实是一种田园诗式的风景。由于咖啡贸易的巨大利润,红海沿岸在那时候真正成为了“泛着红宝石的光彩的幸福的阿拉伯海”。

但是,和人类的所有所作所为一样,幸福不会久长。

关键词(Tags): #咖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