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汉字的功效,一个代表代表与羌姜之辩 -- 矽藻

共:💬17 🌺2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羌,说文-羊部说:羌,西戎牧羊人也。

后汉书-西羌传 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

有传说以为羌人早居于西北,炎帝即生于姜水,以姜为姓。学术界以为姜姓是羌人中最早转向农业的一支。

甲骨文中有大量关于殷商时期羌人活动的情况。其时,羌为殷商众多方国之一,又称“羌方”,主要分布在今甘肃、陕西西部、山西西南及河南西北一带。殷商之初与羌人又密切关系。如《诗·商颂·殷武》中有:“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说羌人已经为殷商所臣服。商朝多次对西羌用兵,掳掠人口以为奴隶,多有逃亡,故而甲骨文中有:“追羌、执羌”之记载。另外一层意思就是羌人已经成为商奴隶的主体,成为奴隶的代称了。周时,西羌中的姜人原与周先人比邻而居于渭水支流岐水流域,故《水经注·渭水》说岐水“东径姜氏城南”,故称羌水。周人先祖“弃”相传为姜人之女姜嫄之子。周人与姜人时代通婚,如武王妃邑姜,成王妃王姜,都是姜人之女。周朝建立之后笑分封不少姜姓诸侯国,如齐(太公封地)、吕、申、许、纪、向、州、彰、厉等。这一部分姜人都融合与华夏诸族中。

东周时,西戎中的姜戎和义渠戎原系羌人。为秦、晋融合。

两汉时,羌人事迹多载于史籍。南北朝时,五胡十六国时,羌人姚苌继前秦后建立后秦。隋唐时,不断有羌人新部落崛起。如党项羌、白兰羌等。唐初,吐蕃兴起,势力东渐至诸羌,除党项羌大部分迁往今宁夏、甘肃以及陕北并建立西夏政权外,其余周旋于吐蕃和唐之间,其后多融合于吐蕃。仅有的今天四川岷江上游这一部分前人,由于多种原因延续至今。另外今天康巴藏人中的木雅人也认为是党项羌后裔,据《旧唐书•党项传》记载:唐时,吐蕃东侵,党项“其故地陷入吐蕃 ,其处者为其役属,吐蕃谓之‘弭药’”。《新唐书•党项传》也有“地乃入吐蕃,其处者皆为吐蕃役属,更号‘弭药’”的记载。所以木雅作为一个族群名称,它始于唐代吐蕃时期;“木雅”是由党项“更号”而来;“木雅”是吐蕃对被其役属的党项人的称呼。

木雅与党项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在今天的木雅藏族的文化中仍有较为清晰的反映。例如,在宗教上,藏传佛教虽然已成为木雅藏族的主流信仰,但木雅藏族在信仰藏传佛教的同时,也保留着党项人古老的白石崇拜之习。只要走进木雅地区的村寨,便可看见每户人家的房顶四角都还堆放着一些大小不一的白石头。在语言上,木雅藏族对外皆使用藏语康方言,而在其内部则主要是使用自己传统的语言——木雅语。在服饰上,木雅藏族的衣着也是典型的藏族服装,如被称之为“藏靴”的弯尖软底皮鞋、长袖系腰带的长袍等。但木雅藏族妇女另有将长辫盘于头上,用一块黑布或兰布叠成瓦形盖在头顶,然后用辫子在头上绕上几圈,将其固定在头顶之习俗。而木雅藏族男子则喜欢用红头绳将长辫盘于头上,腰间横别一把长刀,显得英武异常。在居住方面,木雅藏族善长垒石建筑,房高数丈,一般三层,底层养畜,楼上堆物住人;康北藏区十分典型的木结构“崩空”房在木雅地区几乎没有。在生产方面,木雅藏族以农业为主,而兼有畜牧业。历史学家们认为,木雅藏族的这种生产方式和衣着服饰,以及“累石为室”的居住习俗,仍是党项文化之遗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