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来说说国共两党 -- 上古神兵

共:💬231 🌺802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罗嗦两句自己的观点:

我反对的是说:由于蒋集团的主要成员出身于大资本家,大地主等等,由于阶级立场,所以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尖锐对立,导致行为上残酷剥削,最终失败云云,这么一套逻辑。

我觉得可以用生活里常见的情况来打个比方: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往往是说话比较冲,年长的人或者在心里,或者直接说:你这样,将来会吃亏的。

这个刚出茅庐的小伙子其实说话冲,是不知道自己这样说话,迟早会吃亏,他们才这样说话的。这和有的人以老卖老,说话盛气凌人是不一样的(这种人其实是看菜下饭,仅仅对下面嚣张,对上级平级往往是规规矩矩,所以他们倒不一定会吃亏)。

这就会有好几种结果:有人听劝,很快融入社会;有人吃了亏后,总结经验,改变自己;还有的人在吃亏后,归咎于环境,到老还是没有长进(类似弥衡)。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天生就早慧,在这些为人处世方面早熟;也有人出道早,比同龄人经过的磨炼多(向张无忌和那些学生会干部)---这些人可能刚开始工作,就水乳交融。

我觉得,毛和蒋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无非是要打天下。毛的水平高,最后胜利了。蒋对工农千百万的力量或者没有认识清楚,或者认为自己这样的政策不会激反他们(59-61三年就是没有激反农民);或者认为得罪其他人比得罪工农,后果更严重(所以他不分田地,北伐时,两湖的地主子弟,多是北伐军中下级军官,他们反对分田,后来在镇压中,也显示了实力。蒋对此不可能不了解)。

蒋的思路,事实证明是错了。毛的社会各阶层分析,先解决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的问题---随后有三大法宝---最终胜利。

而蒋到台湾后,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采取了改良(三七五减租---听台湾同学说,地主也有因此上吊的;罢黜贪官,重用廉洁的陈诚),否则,就算有美军的保护,他也不见得混得下去。

明末崇祯皇帝加田赋,总是说再累吾民一年---不是他的阶级立场一定要对农民敲骨吸髓,而是这是他的水平,他的脑袋里认为最正确的应付时局的方法。蒋的政策,也是他认为最正确的,他想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来。如果毛在他的位置上,无疑会比他成功,甚至毛代替崇祯皇帝,可能会拯救明末的危机。

我的观点,其实也是现在流行的架空历史小说的共同思路而已,李富贵回到太平天国时期,能够让中国成为世界强国---因为他有经验,知道怎么做是对的(就像老年人知道说话不能太冲一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