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记忆中的足球—题记 -- 乃力

共:💬79 🌺10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记忆中的足球(五) 由圣保罗的丰田杯引出的足球战术题外话

引子:可惜,火箭和姚明又输了。昨夜在梦中还在想着姚明以后该怎么办的问题,搞得没怎么睡好。本来以为不会再有心情看剩下的NBA Playoff了,但还是百无聊赖地打开电视去看太阳和马刺的比赛。看了之后,忍不住赞一句:好精彩的比赛。那感觉就象是看了中国队的黑色三分钟后,再去看世界杯。现在谈火箭都谈累了,还是回到足球世界中来,也不用关心什么中国队,就找那些经典的比赛,休息一下疲惫的身心和口舌吧。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段时间,我基本上是在看热闹,后来看得多了,就想琢磨琢磨这门道。但也是道听途说,没什么系统。实际上,在看92、93这两场丰田杯的时候我正开始学着看门道,所以不仅其中的精彩场面一直留在记忆中,比赛中运用的战术也留下了一些记忆。不过我对足球始终还是看热闹的成分多,摸着门道的时候少。特别是好久不怎么看球了,近几次世界杯、欧洲杯和冠军杯虽然也都看了,但感觉很生疏,基本上就是看热闹了。

不过毕竟看了这么多年球,总是不甘心只看热闹,偶尔也想指点一下江山。最近一次让我颇为得意的是04年欧洲杯。当时是和几个朋友一起看球,难免对战术有一些讨论,但他们都比我年轻,对流行的战术和球星更了解,讨论中我根本就插不上嘴。这球看得难免有些落寞。

先是葡萄牙对英格兰。当时的葡萄牙,跟我熟的就两个人,菲戈和鲁伊。下半场葡萄牙一味边路突破,久攻不下,而鲁伊还在替补席上坐着。我一半是出于对鲁伊的感情,一半是觉得这帮小子也踢得太臭,趁着大家说话的空当,赶紧插了一句:斯科拉里应该换鲁伊科斯塔上来在禁区前中路拿一下球,多打打直传禁区的球。话音刚落,当即招到讥讽。是啊,鲁伊老了。我也老了。我心里想,现在这是踢的什么球,整个就是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

然后是希腊对捷克。打到最后,这希腊队还真是火力壮。中场和后场铲得捷克人仰马翻,但自己也没什么别的能耐,就是下底传中,我顶,我顶,我顶死你。看雷哈格尔那架式,恨不得自己也上去顶。我看那捷克后卫和希腊前锋在一起蹦了得有几十次了,腿都蹦软了。看球的几个都琢磨着如果内德维德一个反击得手就能进决赛了。这时候,我以一个老球迷的身份,不无担心指出,也许雷哈格尔应该换个中锋上来冲顶,说不定就把捷克顶死了。

结果呢,大家都知道了,鲁伊虽然没表演致命直传,但在禁区线上摆脱菲尔内维尔,一脚劲射,球中横梁弹入网中,最终葡萄牙点球胜出。希腊就靠着最后的一个禁区争顶,银球制胜。比赛结束后,几个朋友对我刮目相看,说我可以当教练了,弄得我挺不好意思。其实,葡萄牙那场,我是希望能看到鲁伊上来踢一会儿,给大家养养眼;希腊那场,我是冲着捷克96黄金一代来的,心里希望他们能夺冠,但那局面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时的感觉是怕什么就来什么,真不希望老雷再上个中锋。不过,不管怎么样,我两句话都应验了。最后得意地自我解嘲:当教练是肯定不行的,不过老中医了,还是知道几个偏方的。实际上自己心里知道,就是个蒙古大夫。

回过头来说说92、93两届丰田杯。没有足够的足球历史知识,仅凭我看过的比赛根本不足以评价当代足球战术的沿袭变化。但就以我看过的比赛来说,90年代中后期的几种流行战术似乎都能从这两届比赛找到影子。

92年的圣保罗队因为有拉易这样的控球大师,所以基本战术还是传统的控制中场。巴萨的战术当时因为输球而被轻视了,实际上他们打的是一种创新的战术。那就是现在很普遍的放弃中场纠缠,从后场直接把球输送到前场的战术。稍有不同的是他们没有后腰,而是由科曼直接向前场送炮弹。不知道克鲁伊夫是有意做的战术创新,还是因地制宜,根据科曼的技术特点设计的这种打法。现在回想,巴萨之所以在92年和94年两次失败,主要还是因为科曼身兼两职,其他队员又缺少对科曼的保护。后来,在94年世界杯上巴西队用邓加打后腰替代拉易的中场组织,并安排工兵型球员对后腰位置加以保护,取得成功。此后,后腰战术逐渐成为主流战术之一。

93年圣保罗的战术已经不再是一个绝对核心下的控制战术。如果说卡福、莱昂纳多和约尔金霍等人的刺刀般的边路突破还属于传统的两翼齐飞的话,他们运用的另外一个克敌制胜的战术则是开创性的。那就是塞雷佐等中场球员大量使用在禁区前沿直传或斜传,把球直塞禁区的战术。虽然这种打法一直就有,但系统性地使用好象并不多。在其后出现的前腰战术中,对前腰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能向禁区内传球。当然现在对前腰球员的要求越来越大,和第二前锋逐渐融合到一起,不仅能传球,还都要能突善射。仅向禁区内传球一项,我个人认为可能博格坎普和鲁伊科斯塔是最好的两个。博格坎普的特点是护球好,传球隐蔽、简练和准确,想象力极强。鲁伊科斯塔同样准确,但更令人难忘的是他的控球盘带和制造空档的能力。实际上,一直觉得博格坎普摆脱突破能力不是很强,而鲁伊又有些粘球。但两个人在禁区前的表现都堪称艺术大师。

去年看了世界杯,最近又刚看了几场冠军杯,忽然有一种感觉,不知道对不对。前腰和后腰战术的发展,导致了控制型传统中场球员逐渐势微,如瓦尔德拉玛,拉易等。看现在的比赛,中场除了前腰或后腰,其他基本为工兵型球员。与此同时两翼齐飞中路包操的战术一直沿袭下来,并进一步模糊边前卫和边锋的位置区分,边锋和边后卫的交叉换位也更频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变化似乎是对传统英式长传急攻打法的回归,只不过因为前腰后腰的设置使传球路线变短,战术组合更丰富,失误减少,效率提高,但保持了简练快速的特点。这些已经不属于回忆的范畴了,纯属侃球了,是不是胡侃呢?还请大家指教。

关键词(Tags): #足球战术#04欧洲杯#丰田杯元宝推荐: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