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萨评版】菊与刀 1.1 -- 萨苏

共:💬173 🌺72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萨评版】菊与刀 1.3

[《菊与刀》是美国人本尼迪克特的著名作品,也被称作西方了解日本的一扇窗,影响深远。最近,萨受一家出版公司委托为该书加些注解,聊以成篇。这个工作萨已经作了一个多月,结果对自己的水平是越来越不自信。因此,把完成的章节陆续放上来,一方面是整理,一方面也是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以减少错误,使其中的注解更有价值。基本的速度应该是每天放一节。

因为是与平面媒体有约,所以谢绝转载,请原谅。

-- 萨苏 ]

第一部分 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一节 研究课题——日本(3)

人类学家已对亚洲和大洋洲的其他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日本文化中的一些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与太平洋岛屿上的原始部落的传统是极其相似的,比如有的是和马来西亚的相似,有的是和新几内亚的相似,也有的是和波里尼西亚的相似。根据这些相似来推测古代的移民和相互接触情况是一项很有趣的工作,但我并认为文化研究的真正意义是要了解这种文化间的历史关联,我觉得更为重要的是要用这类相似和差异来理解日本的生活方式。我对亚洲大陆的暹逻(Siam)[萨评:即泰国,是该国直到十九世纪末的国名]、缅甸和中国文化也多少有些了解,正是这些民族创造了亚洲博大精深的文化,因而在研究过程中我也常常把日本文化和这些民族的文化进行比较。[萨评:上面这段描述会让我们中国的读者瞠目结舌 – 难道作者认为日本的文化和南洋岛国更接近?那么只要上日本走一圈,就可以知道此种看法多么不可思议。千年来,日本始终在从中国文明中吸取养分,无论它的文字,政体,经济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看到鲜明的中国烙印。至于和马来西亚,新几内亚乃至波利尼西亚,要找出他们的相似之处,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并不仅仅是我们的看法,如果问之日本人,中日之间,在这件事上,会有着难得的一致。如果这样思考,我们会想 -- 这位本尼迪克特女士。。。真的是人类学者么?其实本尼迪克特产生这样的想法一点儿也不奇怪。首先说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没有条条框框的,会想到把日本文化和太平洋土著文化进行联系是一种跳跃性思维,看似不合常规,但很多新发现都是这种不合常规的思维产生的。这一点上中国人与美国人相同又不同。由于百年来万花筒般的历史,今天很多中国人的思维也没有条框,但是中国人的没有条框更多的体现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而美国人的没有条框同时表现在对事物的认识上。此外,我们得明白《菊与刀》这本书并不是真理,它只是一本一九四四年时候美国人怎么看日本人的书罢了。说起来,我们有一种不自觉的错误想法,认为本尼迪克特了解中国应该比日本多些。一九四四年的美国人对日本了解得不多,对中国了解得更少 – 因为从美国看来,日本地理上更近一些,国情也远比中国更接近西方,那时候没有几个美国人知道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他们眼里,中国是更接近非洲的地方。但这种错误也有好处,就是提醒我们这是个美国老太太写的书,她看东西的角度和我们根本不一样。从这里面,或许我们还能悟出来中国人和美国人之间的很多误会,是怎样产生的。]这本书在有关原始民族的研究中,人类学家也反复强调这种文化比较是何等的有价值。一个部落可能有百分之九十的正式习俗与邻近部落相同,但却有可能有一小部分与周围任何民族都不相同,正是这一小部分差异体现着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正是这一小部分差异最终决定着该民族的未来发展方向,尽管他们在整体中所占的比率非常小。对于一个人类学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研究这种在整体上具有共性的民族间的差异。[萨评:这个研究方法是不错的,但所谓马来西亚,新几内亚和波利尼西亚文化与日本文化相似的看法,本身就是个难以探讨的论题。他们的区别可不仅仅10%。除了都带有太平洋海岛背景,都喜欢吃鱼外,他们几乎找不到任何相似之处,完全属于两种文化。日本的人种来自蒙古利亚高原,冰河时代渡过冰封的鞑靼海峡和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此后,日本人的目光始终面对大陆,视那里为文明的渊源,而背对太平洋的方向 – 浩瀚的大洋和太平洋东部复杂的海流超出了古代日本人所能掌握的航海能力。历史上,日本是一个东亚大陆农耕文明的边缘国家。而马来亚,新几内亚,波利尼西亚,直到上个世纪前期,始终还处在狩猎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界阶段。当地除了马来西亚有与中国较多的交流外,都是典型的大洋洲热带原始文化。还好,从后面的章节看,这位作者本章不过是脑筋急转弯而已,并没有把这个观点作为全书的基点。否则,按照这个“相似”研究下去,这本书大概就要进入穿越小说的范畴了,不看也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波利尼西亚土人的舞蹈,这种热带太平洋地区的奔放文化与日本文化的相似之处实在不太相似

同时,人类学家还必须使自己最大限度地适应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差异。[萨评:这一点美国人和中国人的看法相似,但日本人则不这样认为,他们对于多种文化共同生存的认识要更消极 – 是中国人和美国人更开明么?倒也不是,只因为中国,美国都是传统的多民族国家,习惯于多种文明的共处,而日本是单一民族国家,缺乏这种经历,对外来文明,便难免有要么全面投降,要么将其消灭的看法了]要解决这一难题,人类学家必须改进研究技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遇到某种状况时,他们对这种情况寓意的理解是不同的。我自己就亲身体验过这种巨大差别。在一些北极乡村或热带沙漠地区,我们会发现一些以血缘关系或金钱交换为基础的部落习俗,而这几乎是连最具想象力的人类学家也无法设想的。面对这种情况,人类学家必须进行详尽的研究和调查,不仅要调查亲属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细节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弄清这种习俗对在构建种族行为说的影响,以及这种习俗是如何世代相传下去的。[萨评:由于作者没有详细描述,她所说的“以血缘关系或金钱交换为基础的部落习俗”不得而知,只能根据后面说这些习俗有关“构建种族”推测,所谓血缘关系,可能说的是爱斯基摩人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结构,金钱交换,可能说的是非洲马里等地以实物换新娘的婚姻关系。这些习俗在西方社会,确可称“无法设想”,但若是熟悉宗族观念和至今有彩礼之风的东亚各国看来,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这个,也正是作者所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遇到某种状况时,他们对这种情况寓意的理解是不同的”]

在研究日本的过程中也应该关注这种不同文化间差异、影响及其后果。人们都意识到了美日文化间根深蒂固的差异,甚至现在我们还出现了一种误导:认为凡是我们干的,日本就一定反其道而行之。[萨评:有一种观点,认为“凡是敌人赞同的,我们就要反对。”那么,如果敌人赞成人要天天吃饭,要娶老婆,难道我们就要反对吃饭和娶老婆么?作者所提到的这种误导,大体如此]一个研究者如果也相信这种说法,将这种差异简单地夸大,认为不同文化的民族根本不可能相互了解,那将是非常危险的。人类学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已充分证明,即使最离奇的差异也不会妨碍研究者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比起其他社会科学家来,人类学家应更好地把差异作为一种“正值”即有用的资料来利用,而不是当作“负值”来看待。制度和民族之间的差异表现越是离奇,人类学者就应越加关注。[萨评:这不仅应该是对人类学者的要求,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对大家来说都应该是“正值”。因为这种多样性,正是人类发展的活力所在,假如所有人都是一付面孔,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这样的种群就会因为极端的适应性不足而接近灭亡了。]在研究过程中,人类学者不应只注意少数几个特别挑选出来的例子,而应该将面铺广,对他研究的部落的生活方式中的任何细节都不能视为理所当然。一个未受过比较文化学训练的人在研究西方各民族的文化时,往往会忽视许多日常生活的细节甚至人们对琐事的固有看法,这主要是因为他把太多事情都视为理所当然。他不明白正是这些习惯和普遍接受的说法深层次地渗透了这个民族的民族性格,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未来。它们的作用已远远超过了外交官所签订的各种条约。

人类学家必须对这种人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琐事加以研究,因为一个部落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另一个部落看来可能就具有了截然不同的意义。[萨评:比如我们经常会摸摸孩子的头表示喜爱,可要是在西藏一些地方这样做,引发的可能就会是一场纠纷 – 因为人家认为这个动作是活佛才能做的专利]人类学家如果要理解某一部落最恶的一面,或是某一部落中最胆怯的一面,或是在某些假想的情况下其他部落是如何应对、如何感受时,他就会发现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如何理解那些日常习以为常的细节问题有关。人类学家必须认识到这些细节的重要性,并且也要懂得如何去发现和挖掘。

在研究日本文化时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人们只有高度重视一个民族中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琐事,才能充分理解人类学家提出的理论前提的重大意义:不论是最原始部落还是最先进的开化民族,普通老百姓个人的处事方式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学来的。不论他们的行为是如何怪异、思想是如何的偏激,个人的感觉和思维方式往往总是与个人的经历有关的。我越是对日本人的某种行为迷惑不解,就越认为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一定是有某些最平常的细节和琐事造成了这种奇特行为的产生。我的研究越深入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小事中,我的研究就越容易出成果。人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进步的。

作为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我的研究也是从这个理论前提开始的。即:许多看似孤立的行为之间其实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我十分重视数以百计的单项行为构成一个总体模式。一个人类社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种模式。在人类社会中,总还是存在着某些公认的价值观的,人们会对某些情况的处理方式和解决方法表示认同,这些便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理论基础。无论有多大困难,人们都试图把这些公认的处事方式融于现实生活中。人们既然接受了赖以生活的价值体系,就不可能同时在个人的微观生活中按照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来思考和行动,否则就势必陷于混乱和不便。[萨评: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网络社会的法则,正是对本尼迪克特这种观念的颠覆。今天的一个人,只要本人不因此精神分裂,完全可以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里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性格和价值观,而不必担心他们引发混乱和不便。尼古拉庞蒂管这个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叫 – 数字化生存。看,从一九四四年以来,人类到底还是有了些进步呢。]他们将力求保持自身和大环境的和谐统一,为了努力使自己的行为与整个大环境趋同,他们接受公认的动机和理性思维。一定程度的和谐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整个体系就将不复存在了。

[待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