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伊拉克民族解放运动与复兴党 -- 包子1971

共:💬11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伊拉克民族解放运动与复兴党

伊拉克民族解放运动与复兴党

区芳

陈艺谋

50年代的伊拉克,在英帝国主义及其本国王室走狗的文治武功下,可说是一穷二白:3%的人口拥有95%的国民财富,瘟疫频频,农村婴儿死亡率高达千分之三百,全民文盲率达92%。1945至1958年间物价上涨了三倍,工人工资却只增加了一倍;石油工人平均每天要干12到14小时,而薪水还不到墨西哥同类工人工资的20%。

伊拉克的民族解放想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必需打开两个

"结":石油和土地。本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但这一民族财富长期被西方资本霸占。美、英、法、荷兰出资成立的"伊拉克石油公司"

和两个子公司垄断了勘探、开采、运输和销售等全部生?b环节。从1934至1972年,"伊石"开采了近十亿吨原油,获利六十亿美元。很长时间以来,伊政府只得到一吨原油4个先令的象征性"税金"。

1952年,在群众性罢工和示威的压力下, "伊石"同意把年利润额的35%留给伊政府。尽管这仅是一小部分石油收入,尽管由于伊政府无权过问公司帐目,使得"伊石"隐瞒真实利润额成了公开的秘密,这笔钱还是占了当时伊拉克国民年收入的30%和政府年收入的50%。很清楚,全部收回石油工业是伊拉克人民摆脱落后必需突破的一个"瓶颈"。

另一个"瓶颈"是土地。在1958年,全国总人口的70%是农民,而占农村人口1%的地主和封建领主拥有84%的的耕地。一般佃农70%的年收成属于地主,还不算无穷无尽的苛捐杂税和高利贷盘剥。二战后各地农民不断暴动,要求一半(!)收成归自己,却几乎每次都被当局驳回(!!)了。不摧毁大土地所有制,就谈不上农民的解放,现代工业的建设,也要求废除农村的人身依附关系。二战后的伊拉克历史证明,谁能解决土地和石油问题,谁就会得到工农的认可,就能落实自己的纲领。

"阿拉伯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

20世纪上半叶,在俄国工人革命的冲击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可说是豁然开朗。新生代爱国运动纷纷靠拢莫斯科,要钱要枪。在思想上,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它的帝国主义分析,许多小资产阶级革命家有所借鉴。但是从一开始,小资爱国者的"拿来主义"

,就是以明确拒绝本国工人革命??底线的。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又译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以下简称复兴党)的诞生和壮大,是这种"拿来主义"的范例。几十年里,伊拉克和叙利亚的"阿拉伯社会主义"运动反帝、反共、乱中夺权;上台后翻脸屠戮工农,大干快上搞工业化,以求"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着实表演了一番。

几十年来,复兴党一直自称是社会主义政党,说它治下的伊拉克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否真的如此呢?复兴党两大创始人之一米?阿弗莱克,在解释他们与共?b主义运动的分歧时,写道:"共?b主义的哲学对历史和社会发展演变的解释,仅仅是并且完全是凭经济因素(做出的)……不尊重个人,轻视个人的自由…… (共产党)废除了财?b权,因而扼杀了个人的一切积极性"[1]。

阿弗莱克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但与此同时"不主张把阿拉伯民族分??两个或更多的阶级……

我们把阿拉伯民族置于一方,把一切企图阻碍它进步的人置于另一方"[2]。这班小资革命者既不敢排斥阶级斗争,甚至还希望影响、领导它,以便乱中夺权,却又容不下"剥夺资本家、建立工人政权"的斗争目标,就只好不停地打文字秋千。阿弗莱克一面批驳马克思主义,说后者把"各国被剥削阶层之间的(国际)联系,置于他们与本国民族主义(意识)的联系之上",一面强调 "民族主义如果同不公正、贫穷困苦联系在一起,它就失去了全部意义" ,"不要把我们对民族意识的强调,错误判断??对本民族剥削者(应采取)宽宏大度(的立场)"等等[3]。

既然小资爱国知识分子们不敢正视阶级矛盾的本质,他们就更要挖空心思在"民族"、

"文化"、"阿拉伯人特有的魂魄精神"上作文章了。复兴党一大通过的党纲宣布:"社会主义是源于阿拉伯民族主义内部深处的必然?b物"。阿弗莱克和后来的萨达姆?侯赛因,都吹嘘阿拉伯文明是"世界所有文明的摇篮"[4]。

在谈到资本主义私有制时,阿弗莱克写道:"

复兴党认为,一个国家的主要力量,蕴涵于能促进行动的个人积极性当中。复兴党不是废除私有财?b,而是阻止滥用私有财?b(带来的权力)"[5]。复兴党在伊掌权后,进一步提出"在社会主义行动的道路上,我们并不把它(即生?b资料的私人占有--区注)看作是一个正在过去的阶段。私人成分和社会主义成分将永久地携手前进,他们(两种成分)是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的合伙人。这(即允许私人资本存在--区注)必然带来利润,只要这些利润不导致剥削(就行)"[6]。然而,资本的性质决定了它要不停地追逐更多利润,在资本主义竞争基础上大资产阶级的出现是早晚的事,复兴党如何应对这一趋势呢?无非是以行政压制来拖延时间罢了:"私人成分能否负责重工业?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允许私人资本这样作,将意味着来自私人(对国民经济)的大规模投资,它的影响会因此增加……这将危害我们的政治领导"[7]。复兴党口中的"我们",可不是伊拉克的工农大众,而是以党政要员为首的既得利益集团。

1947年复兴党一大通过的"社会主义党纲"里,从第26到第38条多处确实规定了"国民经济属于全民所有","公正分配,禁止剥削","取缔私人公司"等等。但正如上面指出的,复兴党对"剥削"的解释很随意,只要不是重工业资本,有利润也不算剥削。"取缔私人公司"的许诺从未完全兑现过,伊拉克复兴党政权上台之初,确曾剥夺了一批?b业在10万英镑以上的大商人,但中小资本不但被保存下来,而且在七、八十年代得到巨大扩张,迅速成长??新的大型商业和工业资本。

综上所述,复兴党在执政后,推行的是资产阶级波拿巴主义,在基本维护资本主义生?b方式的前提下,以军事和文职官僚集团??权力核心主导社会经济生活,对市场的破坏性和无序性实行有限控制,以求得国民经济相对均衡快速的发展。复兴党既保护资本家的?b权,又对后者的政治意志有所压制;既不放松对无产阶级的铁腕"监护",又给它一些好处(下面会谈到这一点),维系着暂时的阶级平衡。复兴党波拿巴主义的相对成功,与近30年来民族资本和无产阶级政党在政治上的软弱有莫大关系。这种软弱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将在另文分析这个问题。

附注:

[1] [2] [3] [5]1959年版《为了复兴党》,米?阿弗莱克着,贝鲁特先锋出版社。

[4] [6] [7]1979年 萨达姆?侯赛因专访。见Fuad ? Matar着《Saddam Hosseim》,黎巴嫩《第三世界中心》1981年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