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上海行 之 司机老张 -- 老五道口

共:💬61 🌺5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超前的看法是很普遍的。但是也没说到点子上。日本

汽车工业很牛,航空方面的技术也不错,底子有些。但是多少年没搞了,现在飞机的内容和二战时差别太大了。日本人看中国的航空工业肯定不准确。第一,有多少日本人在中国的飞机制造车间看过?有多少日本人进过一航几个大厂的总装车间或是复材车间?有多少日本人和中中国的飞机设计人员(不是只设计飞机,而是普通的航空零部件的设计)交流过?没有这些基础,一个外国人是很难对中国的航空工业做出正确的判断的。

但是最主要的因素从目前来看还是市场。日本的市场纵深太小,没有这个需求,他们很难理解中国市场对大飞机的需求程度。飞机市场不仅就是生产飞机,营运和维修是个非常大的市场。当一架飞机出厂后,相配套的产业就会运转起来。对一个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经济影响。为什么Y10不行,关键是市场因素。从这个角度讲,Y10是超前了。很多争论都停留在制造大飞机本身而忽略了后面隐含的内容。我个人认为大飞机本身不是问题,市场运作才是问题。Y10即便是个又好又便宜的飞机,但是哪个航空公司能为它专门配养维修人员?这个钱谁出,谁培训?营运起来比波音空客都贵,自然航空公司是不买的。但是假设Y10的标准都是国际通用的呢?显然所有维修维护波音和空客的站点就都能做Y10的活,那样营运成本就低多了。

这15年来,国内给波音空客的外包工作不断增加,通过对零部件的转包,实现了对空客和波音标准和体系的认证,对那些内容已经非常熟悉。我个人希望在大飞的项目上就要按国际标准走,这样快省。这个可以按现在ARJ21的路子走。ARJ21开始就请FAA参与,完全按FAA准可要求来,目的就是进入国际市场。目前支线机在美国很多是巴西制造的。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这个市场就会有中国的飞机。如果大飞按这个路子走,至少国内市场上将有国产飞机自己的一席之地。

总之,关键不是技术,板金,机加都很成熟了。复材稍弱,但是也开始了。波音747的襟翼将全部由西飞生产。民机用得钛不多,这不是关键。整个项目的关键是一个思路的问题。如何经营而不简单地看成如何生产。

个人之见。算是块砖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