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西游十问(可否请天马行空入内) -- 波导

共:💬14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雷震于天的《西游记》十答

(我喜欢雷震于天的答案,很传统,有依据,让人向往。真是希望看到更多有水准的方案出来。)

1、你希望孙悟空是什么形象,更接近人还是更接近猴?

......

一直西游记研究有个疏漏的地方,那就是忽略了猴子作为一个王应有的霸气。

  历来说孙悟空的形象是人、猴、神三者的合体,但有个细节一直被人忽视与误读,那就是人的复杂性。

  他是猴王,比照人就是人中的领袖,当然,老孙一直被人解读成一位市井英雄式的人物,但市井的特性应归于他的猴性,而不是他的人性。作为曾经的一方霸主,老孙是个自尊心相当强的人,而这自尊心就建立于他于妖魔中的位置。也正因为如此,在西行路上,他听到有人叫他大圣,可能还会客客气气,以礼相待,而叫他弼马温的妖怪则被他毫不留情打杀,这其实也就是王者之威被冒犯

的结果。

  诚然,老孙身上也有天真烂漫的一面,但这一面应该更多地归于他的猴性。而作为一个英雄,他的恶作剧以及肆无忌惮,应该更多地归于他对自己的自信,猴气只是他嬉闹的手段,而王气才是他的力量所在。

  在西行路上也是如此,猪八戒最怕他发火,就是对他的畏惧,六小龄童最失败的也在于这里,由于种种原因,他将孙悟空收拾猪八戒演得类似小孩撒泼,这也是他的败笔。

  对于人物的造型,我觉得老孙绝不能真正变成人,其实这也是中国传统中的一种众生平等的思想,猴子与人同为众生,变成人并不意味着比猴子高级。而且佛家有一切皆为虚妄之说,过于着重变成人的想法反而不利于我们心目中公认的美猴王形象的继承。

  事实上,西游记传统中从没有老孙真正变成人之说,相反,原著中神通广大的七十二变也不能真正变成人,正应天地不全之理,而现在所谓老孙变成人的想法,其实有很多是现在的一种想法,在一些儿童读物中,老孙变成了天真烂漫的美少年,其实这不是中国传统的想法。老孙之所以是老孙,千秋百代独一无二的猴王,就是因为他有足够的勇气与自信,他不需要变成人来证明自己。

......

六、你对天宫的设想?

九天十地,巍巍天庭

  琼楼玉宇,金雕玉砌,这是富丽堂皇的天宫,而张导有没有对天宫的所处环境有过设想呢?

  正如人界不只有一个大唐王朝一样,天上也不只一个天宫,中国神话传说中有九天十地之说,也就是天有九层,天上有天,天外复有天,如果不考虑传统道教的三清所居的天界外,玉帝的灵霄宝殿应居于诸天之上.它的辉煌,五楼的朋友说得很清楚,我这儿再补充一点.

  在一部电视剧 中,没有直接对玉皇的镜头,有的只是一束神秘的光线,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设定,因为中国传统习惯中,至尊不能正视,古代的大臣对皇帝是如此,众生对玉帝也应是如是.

  天宫的建筑式样应是以中国传统大木结构为基础而设计的,但也应和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朝代有别,在木作房屋中,因为木材本身的性质所限,对于房屋的高度与内部结构有一定影响,但天宫完全不必考虑这些,天宫要做的就是体现威仪及对天地万物管理的方便.

  色彩不必拘泥于黄色,而要体现一种神秘与浪漫,做为管理天地,手控所有力量的机构,不必象凡人一样以黄为尊,故单一用黄色.但整体布局应该严格尊守中国古建筑中心对称布局的思路与功能,可以参观一下故宫,前朝后寝,再后就是天市,前面是玉帝理政的地方,后面是他的起居空间,当然要比故宫大得多,在灵霄大殿之后有宽大的天路,可以让玉帝的五龙车通过.

  张导对天宫栏杆的想法也不错,有副对子,"玉帝行兵,雷鼓云旗雨箭风刀天作阵"。作为仙人,可以驾御这些无形之物,但不能是天宫的全部,因为天宫的力量在原著中是实实在在的.

  房屋应该极为巨大,比故宫的太和殿也要大得多,仙人可以尽快飞入飞出以办理各种日常事务,但飞行进出的距离和高度不宜超越玉帝的宝座,以妨有欺君之嫌.在大殿中应有种仪器,可能是面镜子,可能是方池泽,从里面可以看到天下九州变化,万邦兴衰.

  很多时候我在想,大殿上还须不须要房顶,对于人间,房顶的主要作用就是遮风挡雨,提供光照.,而神仙们能自动控制风雨日月,在历代传说中也有不少可以辟尘埃的宝物,如果没有屋顶的话,将更能体现出一种以天为盖的大气,衬托出天宫的无上威仪.

  天宫的一切建筑都立于云上,体现出人神的区别.

  天宫外应该能看到滔滔的银河,在古人心目中,银河就是条河,河水如银,而从天宫前流过,是不需要河床的,象故宫前都有金水河一样,天宫外也要有河流过才符合中国人传统的环境理念.

  另天宫只是天界的一个地方,而其他地方就不能与天宫相同,象太上老君的宫殿,就要体现出一股道气,与天宫不能相同.

  瑶池也不能算在天宫中,那应该是一处风景极佳的美景之地,繁花似锦,池水如银,体现的是种极乐的逍遥.

  还有广寒宫,天马监,雷部,四象神宫等等,这也不是一句话能说完的,但他们与天宫相比应不在同一层天界中,天宫只是玉帝生活理政的地方,其他地方不能称为天宫.

  如果真要体验出来,是个相当浩大的工程.

......

 8、地府是什么样子,你希望看到什么景象?

还是按传统来得好

  

地府是什么地方?首先它不是一座宫殿,而是与天人两界相对的又一个世界,它的面积可以说绝不会在人间(地球)之下。

 地府在哪儿?很多人都以为它在地下,但在远古的传说中它在北边,故有“生者南向,死者北首”之说。人死后,灵魂向北方而去,越过高高的委羽山,就到了地府。后世又说在丰都城,其实可以将它们理解成地府的不同入口。

  委羽山,又名阴山,传说大雁飞到那儿,就会回头南飞,那儿也是天帝的刑场,大禹的父亲就在那儿被杀。

  灵魂进入地府,首先遇到的就是黄泉,那是一条混黄的大河,水温奇寒刺骨,水底有无数千万年积累的污黑淤泥,它会陪伴着灵魂走完最后的路途。

  地府应有新意,白骨,刀山火海这些现在看来太俗气了,因为要适宜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不能太恐怖,当然,神秘危险阴冷的感觉不能没有,这也是它的重要特征。可以用灯光与其他设置体现。

  地府也有太阳,后羿射下的九只金乌在这儿继续照耀着阴间,但比起人间光芒四射的太阳,它们只能放出象烛光一样的火焰。

  统置地府的是十殿阎王,比老版单独的阎王设置要丰富得多,其中有女性(真正的佛教经典记载,不是我瞎编)。地府的次级官员一律称判官,但有大判官与小判官的分别。十殿阎王分管不同的区域。虽是十殿,但只有九层地狱,因为最后一殿转轮王管的是六道轮回。

  凡人死后,首先要去的就是第一殿秦广王的治下,那儿的望乡台,孽镜台、奈何桥,这些我想不用多说,是中国人擦不去的印迹。但是地府的难题在于解放思想,不要怕被冠以迷信的大帽子,要以一种中国人的魂归之所的视角展现地府。象奈何桥这些不能太小气。

  地府要说得还有很多,现在只说一些《西游记》可能涉及到的,当然可能还有遗漏。

  地府中最动人的东西应是三生石,众生在进入轮回之前,将一生最深最痛的爱,最无法忘记的事镌刻在上面,然后才喝下孟婆汤投胎。

  阎罗王其实是第五殿的殿主,他掌管着枉死城,世间遭遇不幸的人,在这里继续着他们在阳间不尽的生命。虽名为城,但却是个广大的世界,这里是与阳间最相象的地方,很多地方与阳间没有区别。李建成他们死后就到了这里面。

  各层地狱中充满了对人间的罪人审判的刑法,如刀山之类,但这些一笔带过就行了。

  但最大的刑罚,第九层最深处的阿鼻地狱不能不提,那就是有名的无间地狱。没有人能从里面上来。我想那应该是个浑沌一片的空间,没有人能看到边界,甚至没有天地,边界的分别感觉,有点象太空中的失重环境,却是太虚一片,看不到任何可以依靠听东西,那儿气温变化十分激烈,时而冰刀漫天,时而烈火焚云,阴风肆无忌惮地吹过,撕裂鬼魂的肢体,鬼魂无处可逃,无法可逃。

  第十殿的六道轮回,宜虚不宜实,它应该是一个硕大无朋的轮状物,顶天立地,可以用莲花做装饰,上面有六个发着各种颜色的旋涡,有吸力,进去的人就被投生在那一道。

  地府一定要兵强马壮,不能象老版那样无能,这样才能衬托大圣的神勇。现在我们应摒弃老版对传统地府的一些丑化。

  阎王们的宫殿用暗色调为主色,相对天宫,我觉得地府虚化的场景应该多些,特别是真假猴王,老孙杀入地府的章节。

全文链接 http://www6.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889637&Key=120520614&strItem=filmtv&idArticle=191262&flag=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