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与其廉租,不如蜗居(下) -- 常识主义者
部分内容和你的思路相符,不过把小户型定义为90平米以下,相关内容如下:
不过看来效果不怎么好。
实际上这个政策出来已经好久了,房产商盖房子的时候按小户型建设,卖房子的时候把2-3个小户型打通,形成一个有2-3个大门的大户型。而且服务还很人性化,在业主入户之前,房产商会负责把墙体都打掉,绝不会给业主添加不必要的麻烦。
说到底还是执行的问题,你所批评的大规模廉租房政策无非也是担心执行问题。
买了一套房子后,即使卖掉再买, 好多地方也是算第二套的.
那么 第二套要六成首付的话, 基本上就只有继续蜗居了.更好生活的那个台阶就貌似高了一点
这会鼓励人一上来就要至少买个两室, 不然有小孩就没法弄了.要考虑父母的话.三室更好
违法的成本太低,尤其是对于富人和特权阶层而言,所以政策设计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
不知道是啥意思.....
像你说的买了一套房子后卖掉再买, 好多地方也是算第二套这种情况,主要应该是针对在市场上快进快出炒房的。对于大部分以自住为目的的居民,买房都是量入为出的,卖掉原来60平米的房子的钱,正好可以支付要买的100平米新房子的首付。
到过香港,日本,租过房子住过的人应该对那些房子小,但功能齐全的印象很深。
对于年轻人来讲,房子小点无所谓,功能齐全,舒适就行。就算是购买了,以后也好出租出去。
像俺在国内的时候,租房子就喜欢找小一点功能齐全的房子,房租相对便宜,而且独立不受合租的烦扰。
到了日本之后发现,国内租的小房子在日本也算“豪宅”了,尤其在空间使用率上,可以好好学习借鉴下日本的经验,面积一样大的房子,日本能弄成好几室,住着还挺舒服。
我觉得效果不好主要是没有认真执行。
90年代中期,甚至2000年之前,中国的房子普遍不大,90多平米已经算大户型了,2000年之后房子的奢靡之风才盛行起来,90多平米的房子一下子成了中小户型。
深圳由于是从一片空地建起来的,1980、1990年代盖的房子很多,所以可能就留下了很多小户型。上海是从90年代中后期才进入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期的,所以可能大户型就多。
以我了解的情况,在北京,当下这样的小户型可以比同等地段的大户型(120平米以上的三居室)单价贵至少20%。
房产证上注明的面积应该是房屋建成后房产部门实测的面积,这个赠送的卧室面积也应该包含在内,如果不包括在内,对于购买者就有法律上的风险了,没几个人愿意去冒这个风险。
所以,这个看起来更像是开发商的一种销售手段。
我只想听听这个“别国的间接经验”是什么,可否详细说说?
房价不变的情况下 推出蜗居过渡 再买大房子 和现在百万负翁房奴的情况没有改变啊 房奴的债务并没有减少
消费品市场由于产品质量或品牌可以供给不同人的消费 是因为他们的消费层级基本上是隔绝的 买动物园的衣服的人基本上不会买LV 买LV的人也基本不会去动物园买衣服
可是的大户型和小户型在投资者眼里都是不错的选择 甚至小户型更好 因为比大户型更好出租 一个大户型的钱也可以买更多的小户型 这跟现在中小板涨的比权重股要好是一个道理
退一步说 为什么房奴就要接受这样高的并不正常的价格呢?即使能住上自己的房 单价仍然是高于他实际的价格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