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下半场开踢 -- 方平

共:💬4633 🌺35911 🌵290 新:
主题内有 1 候选回复 花/囧确定,群落成员优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0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要从经济规律来说,是精英们不给市场提供净资金

        如今货币制度下,政府是不能自行印钞投放市场的,而是必须购买债券之类投入市场的。市场上货币对应债务,两者是严格相等的。市场上的净资金等于中央政府负债。例如,央行印钞购买国债,交给中央政府,中央政府花掉后,市场上才有这笔钱,成为市场上的净资金。其它渠道,都不给市场提供净资金,都是一部分人或机构资金对应另一部分人或机构债务。

        当前中国中央政府虽然有20万亿国债,但中央政府各种机构持有的存款等,恐怕超过国债,实际没有给市场提供资金,加上个人存款,其余部分,包括企业和地方政府,负债率高达140%以上,如果政府按照市场规则要求企业及时偿债,则绝大部分企业就会立马倒闭,市场经济就会崩溃。

        地方官员管理经济,其实都是人治,权力很大,诱惑很多。精英们如此选择,究竟是故意为之,还是认识不到,就不得为之了。如此制度下,精英们可以集体捞钱,人人都难以避免。随便一个官员,一旦被抓,就是贪污惊天财富。中国如此庞大产能,生产如此之多财富,但9亿多人月收入不到2000元,在城市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都可以相互印证一个结论。

        通宝推:ccceee,真离,
        • 家园 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也借地回纳米关于郭沫若的诗歌

          纳米同志说自己并不能确定自己能不能保持初心,能不能把持住,对自己失去了信任,这个和你这个帖子里的心理探讨很贴近了。

          实际上大家都是俗人,在以往的河里的探讨中,更显得如此,某些看起来尖刻或者尖锐的先生是否就必定是纪委好手呢,我是看不出来的。

          相比之下,王洪文的坚定性就显得尤其可贵了,当然了,张春桥康老也不错!王洪文被抓时,突击上了叶剑英,大家也都知道叶剑英是个什么角色,他是隐藏的军头啊,说是陈锡联掌握总参,实际上陈锡联啥也不是,双面狐,说明了他的投机性和不再勇猛。事实也正是如此,事后他的动作也是一塌糊涂,可以说听从命令,但是也是软弱之极,很难让人相信他比陈永贵和吴桂贤强。

          1959年起任沈阳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处书记、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陈锡联同志照片

          (10张)

          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1968年递补),第九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0年1月被免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和北京军区司令员职务。

          1982、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他这个中顾委常委和邓他们的常委相信是个人都能看出差别。

          这明显是怀仁堂事变后的既得利益者啊。

          那么精英有没有这个初心呢?我是不相信的,我还是相信陈永贵们可以自己代表自己。

          这个代表不是绝对的,但是在历史上看来,这种情况是没有过的,这点右派公知也是承认的,他们的唯一的方法就是质疑陈永贵们的能力炫耀自己的能力,呵呵呵呵,让我感到可笑和荒唐,因为精英的能力就在那里摆着不可靠啊,妥协了啊,畏缩了啊。

          当然了,我也是妥协主义者,在社会主义阶段,承认精英的能力和认可特权官僚的部分特权。

          比如吧,我就认为高干子弟可以获得比普通轿车稍微好的轿车的特权,如果是豪车,那就严厉收拾,政治局常委也得检讨,现在条件好了,那就全国电视公开检讨自己孩子超标了,这是我认可的高干的特权,是,打击这些高干的权威性,但是,我相信人民也是认可的。至于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在资本家的配合下提高标准,那就都收拾。不用进监狱,干校、电视检讨就行!!!我个人相信这是对高干有帮助的!!

          房子也可以宽松一些,但是大别墅就算了,独栋也得谨慎等等等,这个事情人民监督,最后给个处理结果。我个人相信这样的事情,那些在央视腐败系列专题片里检讨的被抓高官,我估计没有一个是真实真心检讨忏悔的,呸,他们的以往让我完全不相信他们。

          那么,为什么他们的行为不再可信了呢?大家其实心里都有数,所谓纪委监督,完全失去了作用!

          https://m.mysmth.net/article/Modern_CHN/777253?p=4

          水木探讨江青为啥整老干,我的天啊,中国顶级学府难道这点一点也看不出来吗?我的天啊,每年几百亿的经费干啥吃了啊?简直愚昧的可怕,这么简单的道理真的很难理解吗?

          @纳米小洞儿

          纳米同志啊,你得加强诗歌研究了,所谓石头出粮食,不是说当地是石头地,是像石头一样的地,这个地不是当地的问题啊,是全国的石头地,是一种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啊,文革前也是有的,而且不止邢燕子当地,还有吕凤兰、申纪兰、陈永贵、王金水、王国藩等等等地区的好书记啊。

          这不是针对石头地,也不是针对山地,而是针对不产或者少产粮食的地方,如何发展农村建设啊。

          你没看楼上资料中毛主席都请了谁了吗?说明毛主席注重的是他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就是说毛主席在文革前就看到了陈永贵的闪光点了,陈永贵作为毛主席选择的好农民战士,真的是和老干干了起来。

          改开后陈永贵和邓小平老干对着干的各种网文比比皆是,他是可以的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没有势力和任何背景啊!!他的背后就只有毛主席啊!!!!!

          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2014/1121/c1001-26067342.html

          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事件的追认和善后

            抓捕“四人帮”当晚,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这一非程序的强力行动需要得到程序性追认,毛泽东逝世后最高权力核心的真空需要尽快填补,事件过后的中国政局需要稳定,这些都必须由最高决策层作出部署和安排。作为完整的历史事件,应该说这是最后一个环节。

            有关这次会议的经过,以往著述只有零星涉及。据《叶剑英传》,会议在北京西郊玉泉山九号楼举行,从10月6日晚十点开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华国锋和叶剑英作了报告,会议完全赞同处置“四人帮”的行动,通过华国锋为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京外政治局成员没有参加会议,会后由汪东兴逐一作了通报。吴德口述谈到了会上的一个细节:纪登奎提出文件应否按照毛泽东“三七开”的评价,指出“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所在;叶剑英认为这个文件不可能解决对“文革”的评价问题。吴德还说,会后所有政治局成员都住在了玉泉山。华国锋对友人回忆,会上他首先提议请叶帅担任党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因为叶对党和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人;叶则说自己已经七十九岁,华比自己小二十岁(此说有误。叶剑英1897年生,华国锋1921年生,两人相差24岁——笔者注),有实际工作经验,正当年富力强,应该担起这个重任。叶提议华担任党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获得一致通过。(《我所了解的华国锋》,载张根生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些著述各自提供了一点情况,但都很简单。

            比较详尽的记述,是2005年10月香港凤凰卫视对周启才的访谈。周后来又整理成文章发表。据周回忆,会议的准备工作是汪东兴指示他组织人做的,他和李鑫又列席了会议。所以,周对会议的经过包括会场的布置、到会的情形、华叶的讲话,都有细腻的叙述。据周说,出席会议的政治局成员是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吴德、陈锡联、纪登奎、陈永贵、苏振华、倪志福、吴桂贤等11人,李鑫和周启才列席会议。华国锋主持并讲话,叶剑英随后讲话,主要是通报抓捕“四人帮”的情况,推举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周印证了华的记忆,会上华确实提议请叶剑英担任党中央主席,主持中央的工作;叶剑英坚辞,会议最后赞成叶的意见,推选了华。最近发表的武健华文章,也有不少篇幅介绍这次会议,特别是较多引述了华国锋、叶剑英的讲话。武本人没有旁听会议,但他说明:所述情况是根据李鑫和周启才的记录得知的。(武健华《叶剑英汪东兴密谈处置四人帮》)这个细节表明,当天政治局紧急会议是有记录的。

            据周启才回忆,从10月8日开始,华国锋、叶剑英等政治局成员在玉泉山分期、分批召开打招呼会议,向各地方党政军负责人通报粉碎“四人帮”的情况和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决定。整个打招呼会直到14日才结束。

          那次政治局会议的参加者,健在的人除周启才外,还有三位:汪东兴、倪志褔、吴桂贤。倘若他们能有回忆或口述,想必会补充更多史实。如前所述,这次政治局会议是有记录的。笔者猜想,关于抓捕“四人帮”的经过会有不少涉及,如能解密,对于进一步厘清事实无疑将有更大助益。(全文完)

            (本文原载于《同舟共进》2013年第5期。)

          如果大家都拍手,一致通过,至于这么久吗?

          总之郭老是既抓时事,又表达自己的心意,所以他的诗虽然不太优美好看,但是基本都到位的。

          郭老要的也不是穷富问题,而是农村的奋斗精神,解决北方或者山区的而建设问题。

          邢燕子歌

          郭沫若

          1960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邢燕子,好榜样。

          学习王国藩(穷棒子村),学习铁姑娘(郭凤莲)。

          全家都在城,自己愿留乡(文革前知青)。

          园中育苗苗幼成行,

          冰上治鱼鱼满网。

          天寒地冻,抢种开荒,

          要使石头长出粮。

          吃苦在前享乐后,

          一切工作服从党。

          北大荒变成金银窝(北大荒精神),

          燕子结成队,奋飞过黄河。

          邢燕子,榜样好。

          青春献农村,青春永不老。

          一马能当先,万马齐赛跑。

          立下雄心天样高,鼓足干劲风力饱。

          克勤克俭,有说有笑,

          能把劳动当成宝。

          为国为社多打粮,

          国好社好大家好(人民公社好)。

          司家庄变成鱼米乡,

          燕子结成队,奋飞过长江。

          司家庄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北峰乡政府所在地西1.5公里处,西至各姓固村,东至后北峰村,南至和固村。

          拾柴禾的市委书记,洗厕所的中央委员!

          除了开会时作为代表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外,她绝大多数的生活仍然是在最基层的农村,养猪、起猪粪、打猪草,并且她是个不带薪的市委副书记,生活在当时依然十分拮据,甚至经常和丈夫到大洼里为家里拾柴禾。

          1964年12月26号,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毛主席用自己的稿费,宴请了三桌客人,这其中就有知青代表邢燕子。

            1964年12月20日,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一名年仅23岁的姑娘,在大会后台等待着,她是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这次会议的。

           

            就在她不知所措的等待着大会开幕时,毛主席与几位领导人走了过来。

            

          这时候有的目前同志就向我们,给毛主席介绍,向我们介绍,跟毛主席说,说这是邢燕子,毛主席说你是邢燕子,我说是啊,跟我握了手,握了手以后,刘少奇跟朱委员长他们也握了手,握完手以后,这时候呢,毛主席就说要开会了,就领着走上了主席台。

            邢燕子被毛主席牵着手走上主席台,正在这时,周总理又从主席台另一侧走了过来。

            周总理说你是燕子吗?我说是的,他说你的名字很熟悉,我早就知道你。

          这样然后总理跟我说了话以后,毛主席领着我,把我领到我的座位上,他让我坐下来以后,他才走开。

          他坐在了他的座位上,我就感到我这个人怎么这么命好呢,让这么多的领导人,都对我非常关怀,非常什么。我说我做了什么呢?我感觉到我没有做什么,我是特别特别高兴,我说我这辈子不用别的,我说对我这个,就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在其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她先后5次受到毛主席接见,13次受到周总理接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成长的人们的记忆中,她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她是全国上山下乡运动的模范人物,是全体知识青年的“老大姐”,是被称为“毛泽东时代好姑娘”的邢燕子。

          10年前邢燕子的选择正式成为了国家指示,随着形势的变化,她的职务也发生了改变。上到中央委员,下至公社副书记,大大小小16个职务全都落到了邢燕子头上,“邢十六”也成为她另一个“称号”。

            邢燕子:16个职务,职务太多了,职务太多了将来也都是脱离了群众,是啊,今天走了,明天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夜间就叫出来以后,出去了以后就走了,那个什么也甭干了,是吧?这样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对我们来说非常关心,他就把我们的职务,中间的那啥一律取消,就给我留了上一职,下一职。上至那个市委书记,下是党支部副书记。

            

          他们就给我说了什么呢,邢燕子是一个拾柴火的市委书记,洗厕所的中央委员,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那时候我们搞秸秆还田的时候,那什么嘛,发酵的秸秆的时候都得洗厕所,是洗厕所,完了是铡草,完了发酵,早晨6点什么时候,黑不隆冬的我就去搂树枝。

          这是我在拾柴火的市委书记,洗厕所的中央委员,我回来以后,这个活必须群众干的,谁干的,大家伙干的,我就应该干。(对比不愿意扫厕所的高知和高干们,哈哈哈哈)

            “因为在农村生活,我才更多地感受到了这个世界。回顾我这一生,值!”

          邢燕子的故事,不仅仅曾经感动了一代人,此时也让我们深深感动,将来,或许会继续感染后來人。

          • 家园 是吕玉兰,不是吕凤兰。

            司家庄离邯郸十万八千里呢,不是邢燕子那个村子,应该是邯郸同名的一个村。

            • 家园 是郭老赞颂努力的村庄,楼下有先生说以群众路线之名脱离群众

              1941年,邢燕子出生于北京。在新中国成立后,她的父亲由于能力强,被分配到天津陶瓷厂担任副厂长,母亲亦随同前往,被安排到纺织厂工作。

              不过,此时的国家百废待兴,正是需要甩开膀子搞建设的时候,因此邢燕子的父母以厂为家,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年幼的女儿,只能把她送到宝坻县大钟庄镇司家庄村的爷爷家。

              在农村生活的几年里,邢燕子不光陪着爷爷,还渐渐对司家庄村有了感情。直到父母来接她回城读书,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爷爷和司家庄村。

              一晃,邢燕子就上了中学,已经成了那个时代的知识青年。在那个年代,学校并没有把考试作为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根据社会需要,让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还教他们一些农业和工业方面的知识,没想到也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邢燕子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实,邢燕子在学农的过程中,她就希望能用所学的知识建设贫穷的司家庄村。

              司家庄村紧挨蓟运河,由于地势低洼,历年饱受洪灾所害,再加上土地多是盐碱滩,因此年年欠收。所以司家庄村也是当时名声在外的贫困村,没有人愿意把女儿嫁到那个村里去。

              在邢燕子对农业产生兴趣的时候,农村也正处于农业生产合作化的阶段,尽管农民的生计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可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农民的文化普遍很低,一个村里就算有一两个会识文写字的人,但不是地主就是富农,成分不好,所以就算村干部想起用他们做些记账或记工分的活,也会遭到农民的反对。

              对于农村暴露的问题,国家号召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都应该参加农业合作化生产。邢燕子在中学毕业后,原本按父母的想法,是希望她能到工厂做工,毕竟一个女孩子留在城里当个工人,就很不错了。但邢燕子却拒绝了父母的安排,而是选择了回司家庄村去务农。

              好在邢燕子的父母都很开明,甚至她的父亲听说她要去建设新农村,还很支持她,所以一心想当“中国第一代知识农民”的邢燕子,高高兴兴地到司家庄村去报到了。

              不过,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由于邢燕子没有正儿八经干过农活,她干什么都显得笨手笨脚,常常惹得大家笑出了眼泪。不过大家很快就发现,这个小姑娘有股韧劲,做事情踏实肯干,而且还特别虚心好学。因此大家慢慢地改变了对她的看法,都愿意和她一起干活。

              当时,司家庄村的劳动情况确实不好。由于地里产不了多少粮食,不少精壮劳力都跑到外面去寻活干去了,而妇女们又因为要忙着照顾孩子,抽不出空来参加生产,因此农业生产就成了老人们的任务。

              邢燕子觉得,必须把大家拧成一股绳,这样才能让村子里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她先是联合了几个村民办了一个幼儿园,这一下子让20多个妇女们从家务中解放出来,增加了劳动生产力。

              当时正处于3年自然灾害,庄稼欠收,很多社员都吃不饱饭,为了不让大家饿肚子,邢燕子又组织女社员成立了一支妇女突击队(也就是后来名声在外的燕子突击队)搞副业创收。

              时逢严冬,河里的冰足有2英尺厚,邢燕子和女社员们在冰上挖洞,再把渔网沉到冰下捕鱼。据女社员说,天气寒冷,每次把网从冰下拖上来的时候,网上就结了碎冰,手抓着网,冻得生疼。

              不过,女社员们在邢燕子的带领下,仍干得热火朝天。她们不仅白天捕鱼,晚上还在微弱的煤油灯下用芦苇打草鞋,编草帽,常常一干就是大半夜。

              仅用了3个月,妇女突击队就靠着副业赚到了3900块钱。在那个还是“元角分”的年代,3900块钱可是一笔巨款,也正是靠着这笔钱,社员们终于渡过了饥荒难关。

              打那以后,社员们都对这个18岁的小姑娘刮目相看,特别支持她的工作。而她组建的妇女突击队也是从那时起,被大家亲热地称为“燕子突击队”。

              邢燕子认为,自然灾害虽然严重,但要想吃饱,还是得多开垦荒地。为了改善盐碱地的状态,邢燕子在农业专家那里找到了抬田治盐碱的办法。

              所谓“抬田”,就是把田抬高,让水渗透到沟里去,这样田里就不会起碱了。不过抬田是个非常辛苦的活。一方面费地,另一方面费人力。但邢燕子决心很大,她组织社员们先是拉沙治田,后来发现用秸秆更合适。因为秸秆通过秋耕冬灌,就沤在田里成了肥料,可以改良土壤,促进庄稼生长。但秸秆换田要比拉沙治田更费力,因为怕秸秆沤不烂,得把它们碾成一小节一节,再把每天早晨收集回来的尿倒在一口大锅里,根据尿的比例掺水后,再把秸秆倒在里面浸泡,再把浸泡好的秸秆堆在田里发酵。

              为了能赶在开春后多种麦子,在那个冬天,邢燕子和社员们硬是一鼓作气开垦了560亩荒地。并用秸秆造田的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良性改造,还撒上化肥,把冻得板结的田地犁了8遍,让土地不仅肥沃而且非常蓬松。

              次年秋天,靠着那些开垦的荒地,收成竟破天荒地多收了4万多公斤粮食。这在当时成了一件爆炸性的新闻,而邢燕子的事迹因为很契合当时国家的政策,再加上农村正逢天灾人祸,因此中央把她树立为“发奋图强、扎根农村,大办农业”的知识青年典型人物。她的先进事迹经过媒体和报刊铺天盖地的报道,立刻在全国引起了激烈的反响,郭沫若还特意写了《邢燕子歌》称颂她的劳动事迹。她不仅成为家喻户晓的偶像人物,同时还成为知识青年争相学习的榜样。

              所有这些都是提拔,而不是选举或推举,所以归根结底还是领导人的个人意志,而不是群众的共同意志。

              笑死我了,难道改开的领导和纪委就是群众选的吗?我的天啊,难道想美国模式吗?我的天啊,这得什么智商能说出这种话啊。

              唉,我是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我假设这位绅士是真好心,意思是让群众自由选举,但是我个人以为毛主席是敏锐的他选定的就是群众要选的。而之后的领导人,就呵呵了。

              哪怕是周总理也不行。

              这位先生的质疑让人感到疑惑!!!难道今天习总的群众运动才是代表群众?或者邓小平的群众才是代表群众吗?这位绅士敢于正面回应吗?

              嘿嘿嘿。

              所谓管理专业性更强,这个也是个借口吧,还是因为陈永贵没有在玉泉山雄起,说明陈永贵政治能力就是不行呢?

              最后结局一样是脱离人民!

              问题的本身就是人类自己的问题,自己打败自己,自己革命自己,几无可能!

              必须经历外来力量血与火的洗礼,优秀的人才能脱颖而出!

              难道精英会给陈永贵提供力量?邓小平会给陈永贵提供力量吗?邓习甚至不敢提高人大和党代会中基层的发言机会!!!嘿嘿嘿。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资格嘲笑文革时期的陈永贵们呢?

              以为普选什么成色大家这不知道吗?美国的二人转好?呵呵呵!

      • 家园 其实靠上层反腐永远走不出腐败这个圈子

        朱元璋反腐比现在手段严酷多了,官员腐败还是前赴后继。对于熟读且能够灵活运用史书近代唯一一个人教员试图重新开辟一条抑制官僚路可惜他老人家的那条路太超前把人性想的太好了,结果失败了

        通宝推:纳米小洞儿,真离,
        • 家园 我问过我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我今天在体制内当官,会不会贪污腐败?

          答案是会,能守住不出卖民族利益这条线而已。

          所以,反腐倡廉这句话,逆人性。

          • 家园 不太同意,第一个可能性极大,因为要地址系统冲击力

            压制力,所谓你不腐败,别人不好腐败,而不是反之的压力。

            说违反人性,也未必,人就喜欢正常生活小打小闹是正常,腐败也是违反人性的,是腐败份子把这个人性夸大了的。

            因为人们对压力也是趋利避害的。腐败越大,压力也越大的。

            所以反腐败未必有违反人性。

            是腐败分子通过所谓历史洗脑,把日常人民的小打小闹等同于了腐败,这样他们的压力就小了。

            比如河里某些人群说的,食堂师傅多给某些关系近的人一次几块肉,或者说食堂大师傅多拿几块肉等等等。

            或者说当年大跃进饥荒时期,某大队书记家里都是胖子,而当地饿死人。

            这种都是假话,都是为腐败开脱的话术,腐败分子这么说很正常,为了利益,为了自己腐败找心理安慰借口。

            那么一个普通老百姓这么说是怎么个意思,很显然,就是被洗脑的极度脑残。

            你一个老百姓配原谅这些腐败分子嘛?

            达雅河友总说他在文革时期受害,也是有意思。

            通宝推:偶卖糕的,迷途笨狼,翼德,
      • 家园 副国正国不是都一样落马吗

        能提到正国副国正部副部正厅副厅的哪个在县处级不是相对优秀的,但没人会因为之前的优秀而免去之后腐败的罪行。功是功罪是罪,本来也不能抵消。跟菜黄同批交流的厅级,也都是优秀干部,不是一样有李春城何闽旭这样被判的贪官吗

      • 家园 最近和人吃饭,说起天津卫现在的宣传部长是个女的

        我亲戚说,90年代见过她,刚参加工作的小孩,有一次工作时间去吃自助餐,她和我亲戚提出来,我饿了要吃那个已经摆上的烤红薯还是什么,我亲戚说东西还没上齐呢,先等等吧。

        就是这样一位女士,现在成了天津的市委宣传部长市委常委,说是李鸿忠提拔上来的,说这个女部长的秘书累的给摘了一个肾。

        吃饭时候还说天津干了不长时间市长的张国清有些能力,他当市长的时候还不怎么顺从李鸿忠这个书记。

      • 家园 想起一句话、一首歌

        一句话:

        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一首歌:

        支左支工又支农,文化大革命立新功。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县委书记是很复杂的领导

        很容易被侵蚀,能够把握住,坚持住很难。

        能做好这个职务,再往上几乎都不难了。

    • 家园 上海人大、河北政协:共同点

      2024年1月23日,张国华当选政协河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主席。

      2023年12月29日,黄莉新已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2016年11月22日,李强当选为江苏省委书记。

      其中的张国华,1989至1995年,是专职的地方团委干部,而且是在团派大本营的江苏。一点也不影响他日后出任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0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