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来自北方的风暴 -- 南山贼

共:💬41 🌺25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花之,标题有点小错,“的”字放错位置了
    • 家园 【原创】中世纪旅行的读书笔记

      让.维尔东,一听就是个法国名字,此人系法国利莫日大学中世纪史教授,这本《中世纪的旅行》从几个方面描写了中世纪在近东和欧洲旅行将面临的困难和可以利用的条件以及大概的花费,通过对旅行方式、心态、所见所感展示了中世纪的社会文化,书不错,三十八大洋物有所值,比很多抄来抄去的伪书强多了。啊,对了,是不是只要作者死了很久了,随便什么人都可“重译”一本书啊?怎么我最近看到一个北大研究生“重译”了本90年代桂林出版社出的书呢?访几张插图就是新书啊?你牛

      中世纪的欧洲,出远门不是件常见的事情,同时又不是件稀罕的事情,这看起来似乎很矛盾:一方面很多人一辈子不会离开自己家庭30公里(农民只有2%,手艺人10%,军人28%,神职人员17%,女人比率更低于农民);另一方面又有无数人离开家乡到几百里甚至几千里外的地方去朝圣。

      人们不会远离自己的家乡除了当时的自给自足式经济模式以外主要还是由于环境的恶劣和道路的艰难。就环境来说,当时的欧洲森林如此茂密,以至于亨利四世从位于图林根的城堡中溜走的时候,竟然在森林里走了三天三夜,一路上人影皆无,一口水都找不到。德意志是如此,法兰西岛也同样如此,巴黎近郊的森林曾经是墨洛温和加洛林王朝国王们的猎场,沿塞纳河的广密丛林构成了一道真正的边界,想要穿越它可不容易。从10世纪到13世纪曾经毁林开荒颇有成效的法国,由于百年战争再次有所倒退,不过还好,次生林比起原始林来说要稀疏得多了,不复幽暗诡谲的色彩,定居者在森林里开始偶得一见,其中很多人是隐修士,当时还有这个风气,躲到没人去的地方修行,不过此风已经快过去了,莫罗尼的彼得可能是最后一位大名鼎鼎的隐修士了。此人有些意思:1292年的时候尼古拉四世教皇去世,控制罗马主教团的奥尔西尼家族和科隆纳家族势均力敌,僵持了几个月也不见突破,红衣主教本尼迪克特.加塔尼希望坐收渔翁之利躲在一边看热闹,不想有个主教开玩笑说不如选莫罗尼的彼得,一位知名的隐修士作教皇,斗得乌眼鸡般的主教们一致同意这个建议,跑到山里面找到了迷惑不解的彼得,推举他为教皇切莱斯汀五世,世人无不认为经过几十个乌烟瘴气的教皇后这位质朴纯洁的教皇一定是圣意所至。

      后面的事情更有意思,切莱斯汀五世被世俗政务搞得焦头烂额,倚重心怀鬼胎的加塔尼。加塔尼就在教皇的卧室里安了一根管子,每天等教皇睡下,他就在管子那头轻声呢喃:切莱斯汀,切莱斯汀,放下你的工作吧,这对你来说太沉重了。切莱斯汀以为听到了主的声音,欢天喜地的辞职回去继续修行了。加塔尼当选为布尼法斯八世,然后逮捕拘禁了前教皇,几个月后彼得死在囚洞里。这位彼得还真是有些道行的,他给续任者下了一个预言:你像狐狸一样溜进来,你将像狮子一样统治,并像狗一样死去。这位布尼法斯八世非常残暴,几乎摧毁了科隆纳家族,不过后来科隆纳家族在法王腓力四世的支持下攻入教皇宫,用锁链套住他的脖子,像狗一样牵着他,拴了三天后,加塔尼疯了,一个月后咽气了。

      扯远了,当时的森林里虽然有些人可是真的是非常难见到,好人菲利普一次离开公爵府邸去见朋友,赶上下着蒙蒙细雨,傍晚的天色迅速昏暗下来,他老人家一头撞进了”一片又长又宽的茂密森林,入口在哪里,出口在何方,他全然不知“,天上细雨霏霏,地上结起了冰碴,公爵在丛林里撞来撞去,时而爬上高坡四处眺望,时而涉过沼泽到处打量,以为找到了结实的大路却转眼陷入了泥塘。天色如此晦暗,他不得不经常从马上下来用手试着在地上寻找车辙。在从马上掉下来四五次以后,公爵觉得还是静待太阳出来的好。

      后来他终于看到了远处的灯光,于是不顾荆棘策马挤过去,却是个着火的小山丘。到了午夜时分他仍然在寒冷和潮湿的黑夜里四处乱闯,直到听到狗吠声,才找到了一所小房子,不论它怎么喊叫,主人就是不开门,因为“他以为那一定是森林里的强盗,要不在怎么会出现在半夜时分离开大路这么远的地方”公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了主人,进到屋里坐在炉火旁,吃上了一点饭食。此地已经是在布鲁塞尔近郊,勃艮第领地的核心。

      道路是很差的,这要归功于蛮族割据的破坏,虽然陆路是中世纪早期最重要的通道,可是它们还是罗马时代差了天地之别。

      罗马时期,道路网非常出色,定期维护,路况完好。大道是为军事用途建造的,沿途每隔9-12公里有一个驿站,每两三个驿站就有一个宿营地或说兵站,使军队和行人能够歇脚,几乎所有的河上都架起了桥梁,大道保证军队能够迅速调动,官员和信使能够找到换牲口和过夜的地方,公共马车在大道上飞驰,即安全又快捷,村庄靠近大道彼此间联系紧密,旅人能够结成大队对抗强盗,城市组织巡逻队在大道上巡逻。可惜野蛮人入侵毁坏了这一切,最后一次对大道的维修是在469年,之后直到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才重新整修这些大道。他整修了塞纳河上的12座桥梁,保证大路畅通。可惜之后就是分裂时代,大路变成了战场和首要破坏目标,事实上早在墨洛温时代,战斗就和罗马时代那样主要发生在大道或者大道旁,732年的普瓦迪埃战役就是在罗马大道旁的穆塞-拉巴塔耶进行了,于是为了抵御入侵国王们不得不挖断大道,拆毁桥梁。尤其是在诺曼人入侵的时候,农夫们在大道上种地,因为大道不是留给伤害人的强盗走的。

      历史学家里夏尔从兰斯去夏尔特尔的路上,走过一段罗马大道,他说:我在去莫城的时候,阳光太强烈,晃得我看不清脚下的桥,不过,仔细一看,我就冒出了一身冷汗!桥上的洞既大又多,即使在白天,从上面过也十分困难,我的夏尔特向导很有旅行经验,他到四周找船,没找到,只好冒险从桥上过,谢天谢地,两匹马总算过去了,没有出事儿。在有大洞的地方,他把盾牌放在上面,或者放几块木板,一会儿弯腰一会儿站起,总算带着我和两匹马从桥上过去了。

      11-12世纪是个混乱的时代,各地修了一些路,主要的开拓者是十字军,他们从各地开往圣地,一路上开拓了很多新路,扩大了一些旧路。到了13、14世纪,国王们开始修筑新路,他们为了收回成本,收取路桥税,这一时期石块开始被用来铺路,这个成本很高,但为了满足马车的使用,不得不如此,至少要在部分低洼地段铺上石块,否则将根本无法通行。13世纪成书的《博韦的习俗》中道路被分为5种:

      小路,宽1.2米以下,从一条大道通往另一条大道的联络通道,二轮货运马车无法通行。

      大车道,宽2.4米左右,两辆二轮马车不能并行,会车时要牵着牲口错得开。

      中级道路,宽4.8米,并行两辆二轮马车,两边还要留出人行道。

      大路,宽9.5米左右,开征路桥税。

      皇家大道,宽19.2米,除了遇到山水,应当尽可能保持直线。

      这只是当时理想的划分,实际情况是法国城市间道路在2.9-6.5米之间。当时贵族和军队已经使用四轮马车,轮子上包了铁箍。拉车的马上升到四匹、六匹、甚至八匹。在一些重要道路上,每年通过的货物超过1000吨。当时特鲁瓦大教堂建造的纪录显示,一车石料重2-3吨,50公里路程来回需要两天。

      水运在欧洲兴起的很早,因为高卢和莱茵地区地势平坦,河流纵横交错,水流平缓,可以很容易把货物送往大部分地区。博内产的酒经荣纳河、塞纳河、瓦兹河运出,到贡比涅或者努瓦永上岸,用马车晕倒佩罗纳,然后再经索姆河至河口换海船运往英国,或者经利斯河和埃斯科河运往弗朗得勒。早在查理大帝时代,他就乘船来往于莱茵河、默兹河、多瑙河上,还打算修条运河连接莱茵河与多瑙河,这个计划开了个头就因为查理大帝去世而结束。查理五世也打算把塞纳河和卢瓦尔河连接起来。

      相对当时的陆路运输来说水路运输的主要是远途大宗重型货物,酒、谷物、食盐、木头等,人一般来说喜欢走陆路,水上相对危险些,到了15世纪走水路的人也多起来。在西欧,河面上请吃混沌面和板刀面的也不少,尤其是夜晚。塞纳河和泰晤士河上曾经经常飘着尸体,夜雾中呼喊救命的声音并不难听到。

      旅行方式

      首先当然是腿着了,近途旅行首选,尤其是穷人,另外就是朝圣者。朝圣者不仅应该徒步还要穿着草鞋。传统上来说教士应当步行,不过我看圣雅各对圣乔治、圣马丁,步行和骑马的一比二。说到这个圣乔治啊,不知道他老人家当初赶跑了只什么东西,反正我不相信那是龙,另外骑马也就罢了,他怎么能带着长矛呢?

      朝圣之路虽然不能说完全步行,但最少你要在抵达目的地之前一段时间步行,甚至是残疾人也得从担架上下来步行最后一段,要赎罪的话还得光脚走,所以亨利二世在坎特伯雷走的一路血迹。

      远行的人要骑牲口,骡子、马、驴。骑士骑马,罗兰的马叫做维朗蒂夫,雷诺.德.蒙托邦的叫做巴雅尔,奥吉耶的马叫做布鲁瓦甫..........乘骑马用于赶路,战马用于打仗,普通马是仆人骑的,还用来耕田,驮马用来托行李。马的价钱除了取决于品种、质量外,毛色也是关键,纯白或者纯黑的马最贵,国王进入他管辖的城市时一定要骑白马;黑白花或者红白花的次一点,反正带着白色越多越贵,灰白斑点的马再次,深棕色的枣红马和粟色马最不值钱。

      1299年达图瓦伯爵买一匹红棕色头上带斑点的马花了20个里弗尔,花16个里弗尔买了一匹田利用的马,是黑色后腿带杂色的。战马要贵得多,1313年达图瓦伯爵夫人花230个里弗尔迈勒一匹右后蹄子是杂色的大黑马,1316年给她儿子罗贝尔买了匹乘骑马花了95个里弗尔,用来参加腓力普五世的加冕典礼。

      马很贵,真的很贵,因为当时一个瓦匠一天只能挣3个苏,小工20个德尼耶。一个里弗尔合20个苏,或者240个德尼耶

      14世纪的物价水平大概是这样:一个苏能买6条十八盎司的面包。也就是6条560克重的面包。假使按照馒头价来算的话,应当是10块钱吧?可是农产品价格最不可靠了。1300年在埃克斯住三星旅店,一天要花五个苏,人马合计,马单独的话要花3个苏。餐费午饭晚饭都是1个苏又4个德尼耶。这样算可能一个苏应当在50-100之间了。

      马的饲料主要是干草、黑麦和大麦,如果马病了马夫会先照料它,他治不好的话会找个钉马掌的,他们在那时客串兽医。

      马具12世纪的时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鞍子宽了,特别是后桥升高,变成了小椅子,这样长途跋涉的时候骑手会感觉舒服些。马鞍原来被放在一块长方形的毯子上,到12世纪鞍褥取代了毯子,马脖子、身子到马腿都被鞍褥罩住,贵族们在鞍褥上绣上自己的族徽。一块皮革或金属片被安置在马的额头上,进而发展成保护马头的护面,护面比马铠出现的早得多。

      女士骑的马鞍子比较特别,称为侧鞍,各位看欧洲片能看到,骑的时候两条腿耷拉在马的左侧。也不是没有女人采用正常的跨骑,不过那样的女人通常地位较低,还要受到周围人的白眼。侧骑很累,所有有人就像骑骆驼那样把右腿弯起放在马鞍上。

      早期的马刺就是一个尖头金属棍,使用的时候马会很疼,所有经常有刺的马鲜血淋漓的情况,现在马刺发展为星形小轮,马受伤的可能就大大降低了。

      朝圣的贵族常常骑毛驴,以表示谦逊,不过为了驼行李他们都会在自己的队伍中准备几头骆驼,汉斯.蒂谢1479年去圣地,他的旅行队中就包括11峰骆驼,13头毛驴。拉骆驼的都是阿拉伯人,他们通过合同为朝圣者服务,这是个大买卖,每年都有大批朝圣者,有些人还要穿过西奈到亚历山大坐船,拉脚的活赚头很大,尤其是可以不断勒索的时候。

      说起阿拉伯向导的勒索,朝圣者都一肚子怨言,首先从雇毛驴就是狮子大开口,在耶路撒冷他们要价5个杜卡杜,而在那里买头毛驴才3个杜卡杜。其次是路上很危险,贝都因人把抢劫作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沿着海岸走则有海盗的侵袭,这些卡塔卢尼亚人和科西嘉人经常登上海岸伏击沿海岸走的商队,所以看到海面上出现船只可不是个好兆头。向导本身就是贝都因强盗出身,他们的部族从事这个职业,当他们老了就改行做起向导来了。这样他们的部族就会放过他们带领的商队,把他留给其他部族。一般来说这样的老强盗熟悉很多部族的强盗,于是就像中国的镖局一样,向导要在每天晚上爬上沙丘高喊各家强盗头子的外号和名字,通知他们自己在照顾这支商队,大家卖个面子。

      这么做也不一定能保证安全,有时候贝都因人和摩尔人回来看看他们的老朋友,然后索要他们看中的东西,注意是索要,不是抢劫啊!有些贝都因人会要求商队纳税,如果不给就休想通过。向导会在发现强盗踪迹后提出加价,他会告诉商队如果还照原来那个价钱的话他就不想继续走下去了。此时商队进退不得,只得答应他的要求。“因为这个人当过强盗,我们生怕他会给我们设陷阱,没有了那个向导,我们又找不到那条避开强盗的路;我们是为了躲避强盗,由那个向导指引的。没办法,只好再次和那个向导搞好关系。为了把我们的钱袋掏空,这类把戏一直没断过。”

      如果想舒服一些旅行,那么车子是个选择,只是不是个好选择,当时的道路很差,所以车子做起来也不舒服,只有行李和没地位的人坐在车上,两轮马车是普遍应用于早期的车辆,直到14世纪才出现四轮载人马车,之前的四轮马车是货运车,转向并不灵活。马车在早期并不被广泛使用主要是受道路的限制,比如1493年图瓦尔子爵夫人坐两轮马车去罗什福尔,河水太深,她只能换骑马过河回家,那车留到第二年春天才返回图瓦尔。

      骑马对于很多女士来说不太合适,尤其是年纪大的女士,而马车舒适性和通过能力又差,于是像东方一样,驮轿产生了。所谓驮轿其实就是用骡马代替人来抬的轿子,这样的驮轿速度很快,比马车毫不逊色,旧时北京的驮轿多用骡子驮,有“一日可行百里”的说法。

      陆上是骑马坐轿,到了水上自然要坐船。欧洲的船在早期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船没有甲板,所以乘客的脚很容易被舱底的污水打湿。与地中海相比西欧的船运起步很晚,直到840年代船还不是很多,而且船都比较小,841年秃头查理的军队只搞到了20条船开进塞纳河。

      北海上的船影常常带来灾祸,维京海盗们乘着龙头船出来劫掠。最少在750年前他们就经常出来远征了。《贝奥伍尔夫》一部维京史诗中描绘了一位首领带领战士出来远征:

      那位英明首领已经在巨人族里挑选出好战士,

      都是些难得找到的最勇敢的人,

      他要带领14个这样的人出海;

      其中一个擅长在湖上航行,

      为大家指出了陆地的局限。

      登船的时间到了;那船正在海浪上飘荡。

      大胆的勇士们,从小山下的港口登上船头。

      海水拍打着沙滩,船在激流中晃荡;

      人都站在船中间,

      饰物闪亮,甲胄威严。

      他们赛着划船,为的是尽快结束航行,

      他们希望快快到达此行的终点;

      于是那船像鸟儿一样,

      在大海上乘风破浪,

      于第二天凌晨,把路程赶完;

      站在装饰着花环的船首,

      陆地在望,悬崖、陡峭的丘陵和宽阔的岬角闪着光亮。

      远征动用的人很少,只有15个,行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战士们在划船。维京船有个可以放到的桅杆和一面软帆,只有在外海上才扬起帆,借一段风势。维京船很小,所以不可能在海上停留很久,船上没有甲板,地方很有限。尼达姆船早在4世纪就出现在丹麦,经过长期缓慢的演变到9世纪它成为理想的沿海劫掠用船。

      维京船的形象广为人知:船艏和船尾同样高高翘起,一根大桅杆上挂着一面长方形的软帆,长长的船桨从船体两边伸出,船壳上排列着盾牌。早这样一艘船得用很长时间,最复杂得就是当时维京人没有锯子,他们唯一的工具就是斧子。用斧子砍伐一棵大树,一般来说是橡树,当然橡树不是唯一用来做龙骨的木材。砍倒的橡树用斧子一点点修成一条方形的龙骨,再用金属钉或者木销钉把船艏和船尾固定在龙骨上,肋板对称的分布在船体两侧,这个平衡很重要,掌握的不好船就很容易倾覆。肋板上还要穿上纵梁,末端要加上舷缘。船壳板也是用斧子和木楔顺着纹理制成,采用搭接法安装,这个法子有点像鱼鳞,一张船板搭在另一张上,从艏到艉。板与板之间的缝隙用在焦油里浸过的大麻填塞。船的前部或后部会有一个台子,隔出一块地方存放货物或者拴马。然后在船艏雕上船艏像,一般是龙,所以这种船被称为龙头船。

      为了安置桨,维京船是长船,一般来说一条船安装6-36个座板,每个座板对应一对桨,座板间隔为1米左右,加上两端的空地和中间的桅杆,维京船通常长度在9-35米之间。桅杆高度在10-13米,固定在船体上,桅杆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纵向和侧向活动,所以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顺应风向。不使用帆的时候,船帆被折叠捆绑在主桁上,和桅杆一起放到在船底。

      作为尼姆达变形的挪威高克塔斯船出现在9世纪,全长23米左右,最大宽度5米,从龙骨到舷缘高度1.9米。自重9吨,满载排水量18吨,最多可载人70,这种船和尼姆达相比要宽的多,长宽比为4.4:1,非常适合在沿海登陆,它的吃水只有90-95厘米,出奇的浅,又非常稳定,即使是船里灌满了水也很难倾覆,所以特别适合在近海登陆使用。只是由于没有甲板,所以大浪和暴雨会让船里灌满水,船员只能不停用长柄大木勺往外舀水,这活儿很累,因为船壳很高,你得用足力气才能把水泼到1.9米高的船壳外面去。

      由于吃水浅,纵向短,这种船极其灵活,在诗歌里被比喻为海面上游动的蛇。它的速度惊人,能达到10节的惊人航速,这种速度当时几乎没有任何船能够与之匹敌,那些大帆船和它比起来简直就是蜗牛了。诺曼人只要上了船,那么追击他们就没有任何希望。速度还带了打击范围的扩大,甚至直布罗陀以内的地中海区也受到诺曼海盗的威胁。

      那当然,那时候的山贼啊真是猖狂,西法兰克国王的女儿黎贡特要嫁给哥特国王,他给了女儿很多陪嫁,他老婆弗雷德贡特王后又添加了些黄金。公主带着一大批随从和哥特国王的使者出发了,一出巴黎城,第一次宿营的时候,该地距巴黎只有8罗马里,11公里吧。半夜来了五十几个强盗,抢走了一百匹最好的马和一百个金马嚼子,还有两个大盆............

      维京海盗主要是劫掠海岸及沿河浅近内陆,对海上目标进行的攻击不多,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北海沿岸商贸不发达,远不如地中海。偶有的几次记载显示他们实行都是跳帮战术,这个也一直是海盗们的主要战术,毕竟大家是出来求财的。维京人很少使用弓箭,他们的枪长2米左右,可以作为标枪使用。缺少挠钩之类靠帮用的武器,因为没人打算专门劫船的,但是他们的战斧可以帮助用来拉住敌船,所以后来出现了长柄的髯腭斧,斧刃的下端加长弯曲,成胡须状,可以更好的用来钩住敌船,也算是增加一个用途。

      维京之后大西洋上的货运开始活跃,由于维京船载货能力极有限,只能运载些高价值的货物,所以开始出现一种新的帆船——圆船,圆船并不是圆的,只是相对于维京船来说它的长宽比更小,只有4:1或3:1,这种船船舷高,吨位大,而且加装了船尾舵,维京船和地中海浆船都没有尾舵,他们使用浆舵,浆舵两支,分别放置在船尾的两侧,对于长而低的船来说,浆舵效率最高,但是对于高而短的船来说,浆舵就有些不大适用了,而尾舵则有更高的效率。

      大帆船的货舱很深,还安装了抽水泵,用来排出舱里的水,因为当时出现了几层甲板,水桶已经没法用了。货舱里通风很差,为了降低进水的风险,不敢开舷窗。艉楼是哥特式大帆船的基本组成部分,最初源自地中海浆船的战楼,是箭手和瞭望手的位置,到13世纪艉楼被扩大加固增高,到了15世纪它就变成了船体的一部分,之前它是建造在船尾的一个木制塔楼,艉楼成了安置高级乘客和船长的地方。

      14-15世纪,大帆船只有一根桅杆,固定在船的中央,船体不断增大,桅杆也随之加强,变得越来越粗,终于在桅杆上出现了桅楼,就是一个平台,供战士射箭使用,后来则成了狙击手待的位置。地中海双桅船也影响到了大西洋,1410年,大西洋帆船也出现了第二根桅杆,1430-1440年出现了第三根桅杆。

      早期的大帆船像维京船一样,只有一面长方形的帆,利用风的效率很低,遇到风向不利或者风力过大的时候就无法使用,这时候帆也出现了变化,主帆被缩小,辅助帆被加大。风小的时候,为了加大受风面积,升起辅助帆,风大的时候,收起辅助帆甚至收起主帆只保留辅助帆,这样船对风的利用就更加广泛了。前桅帆和后桅帆是三角帆,它们的出现为主帆提供了更多的补充。

      汉撒同盟在12世纪吕贝克建市之初,使用的是维京船和西欧大帆船,最大的载重量不过30吨,到了12世纪末,科洛船成为主流,它长30米,宽7米,吃水3米,载重量200吨,一张帆,但是顺风时能达到10-15节的航速。然后是荷兰人的三桅船,荷兰的海岸和河道都很浅,于是荷兰船到都是平底或圆底,载货量很大,有300吨以上。

      1450年以后,快帆船出现,快帆船有三根桅杆,用木板拼接。这种船最早是出现在意大利和西班牙法国等地,汉撒同盟很少使用它。哥伦布1492年航行时使用的潘塔和尼纳号都是快帆船,圣母玛利亚号类似于加拉克船。快帆船的一个缺点就是它们都不大。圣母玛利亚号只有100吨却是整个船队里最大的船了。它的原名叫作加尔加号,意思是加利西亚人的船,哥伦布给它改名桑塔玛利亚。

      中世纪使用的最大船是加拉克船,有三根桅杆,载重量超过500吨,艏楼艉楼俱全,而且都是两层建筑,桅杆上出现了巨大的桁,桁上再装顶桅,也就是说桅杆现在是两截了,帆也出现了上主帆和下主帆,有点后世帆船的样子了。这些船能跑5-6节,从英国的布雷斯道法国的克罗涅要跑4-5天,从伦敦到波尔多要跑10-12天。

      别奇怪,因为潮水和海流不是那么让人顺心如意的,有时候船不得不在外海漂上几天以等待潮水和风向适合才能入港。说到这里我就要给一门心思打算殖民台湾的教主提个醒了,那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例子如下:

      1475年爱德华四世带军队从杜尔夫去加莱,海峡只有7法里宽,天气好的时候可以从这头看见那边。勃艮第公爵为他提供了500条荷兰船和泽兰船,这些船都是平底矮舷的,方便马匹和士兵登船,尽管有这么多船,英国人又不缺航海经验,他们渡海还是用了3周时间。当时从船队从英国的鲁瓦扬到诺曼底的布雷斯特外海只需36小时,但是要通过水道进入布雷斯特港却要15天。路易十一和爱德华四世达成协议后,英国人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从波尔多返回法尔茅斯。

    • 家园 回到河里的第一个回复

      在3个月后,又回到河里了。给南山老上花。

    • 家园 强悍,和平从来要靠战争来争取
    • 家园 维京人的大本营也在大陆上啊。怎么非要坐船呢

      尤其丹麦陆地上走也不远,可他们既不从陆地上入侵,别人也不从陆地上剿灭他们。

      要说是为了掠夺,可他们好多时候都建立了移民点,在当地定居拉阿。

      北欧离西欧这么近,怎么把维京人搞得这么神秘呢?

      • 家园 【讨论】欧洲在近代以前陆路交通很差

        原因有几个,一是森林实在是太茂密,尤其是在莱茵河以北,二是欧洲河流太多,且大多是东西向横断,在当时的条件下,桥梁数量很少,尤其是在罗马帝国崩溃后,很多桥梁都因为年久失修而毁坏,更增加了陆路交通的困难,这种情况下,水路成为最好的交通工具。

        单开一个帖子是我阅读《中世纪旅行》的笔记,可以从中看到点当时交通的状况。

      • 家园 因为他们是异教徒,后来从良后他们也不怎么热心航海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