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水浒》中鲁智深出家花了多少钱? -- gb2312

共:💬31 🌺26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要来抬杠了,觉得您高估了赵员外的开销

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全国大丰收,每石米才70到80文(见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天圣八年(1030年),每石300文(见《范文正公集》)。

熙宁元年(1068年),每石700文(见《元丰类稿》)。

水浒传发生在 宣和年间(其最早文本 不是就叫大宋宣和遗事么),就是1119-1125,从您给的数据来看,北宋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米价明显在涨;这也符合中国历代统一王朝的趋势,因为后期货币经济发展,通货膨胀。就北宋而言,还有两个特殊性,就是1 北宋后期(包括南宋)开始主要以纸币为通货,纸币的面额虽然也是贯文,但实际购买力远不及同样数目的铜钱 这导致了 2 宋代的铜钱一贯,是省陌制的,就是成串一般700个就算一贯(甚至600个就算一贯的也有)

水浒传成文的时代,是南宋到明初,恰好这一段时间内,中国以纸币(从交子、会子到宝钞)为官方通货,所以文本中保留了大量贯作为通货的描述。当然这些描写受到相关段落成书时代的影响,可能还是有差异。

我想用另外几个例子分析一下:杨志没钱了想卖宝刀,标价3000贯,杨志显然不太懂得行情;因为同样在东京街头,识货的林冲从也是一个无奈的武官那里买了一把宝刀,那是对方开价2000贯,林冲讲价降到1000贯成交,为此林冲还凑了钱(就是他手里一时没有那许多现款)......但是故事里面最直接相关的是金翠莲,因为虚钱实契,郑屠欺诈用三千贯买了金翠莲,但是没有给钱(所以金老父女才非常悲苦,翠莲被郑屠的老婆赶出来,然后他父女没有收到郑屠钱,却要按契约还郑屠3000贯——要是宋江这样的人愿意给金家主持公道,可以按欺诈罪把郑屠送进监狱)

金老会上当,说明郑屠 答应的价钱虽然可能虚高,但是尚还在合理范围内——如果是几万贯,那得是道君皇帝买李师师

鲁达 花了赵员外约1000贯钱,才是他外室身价的三分之一,虽然不便宜,但我觉得也还合理

话说,鲁智深醉闹五台山,最有名的折子戏,出自昆曲《虎囊弹》,著名的寄生草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就是出自这一戏文(到红楼梦那个时代已经非常有名,以至于贾宝玉他们还讨论这首曲子) 那里面还给 金翠莲安排了 剧情,“后金翠莲改嫁之夫赵恺被诬告私通梁山,被逮入狱,翠莲写血书投诉经略种师道。中军牛健有令,投状人需悬于竿上,弹以虎囊一百,能不惧怕的才准诉。翠莲挺身受弹,毫不畏惧,其夫终于获释” 可惜这段的细节已经不存(此戏全本已经遗失,其中醉打山门全折 都存),至少在广泛的读者(和再创作者)眼里,金翠莲确实值3000贯

通宝推:达雅,青青的蓝,陈王奋起,广宽,审度,心远地自偏,桥上,gb2312,铁手,onlookor,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