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钢琴、波兰及其它 -- 黄序
中国人当中,或者更广泛地说海内外华人世界里,并不缺少天赋过人技术出众的古典音乐人才,也从不缺少各类大赛的优胜者。从五十年代的傅聪、李名强、刘诗昆,到八十年代的吕思清、张建一、梁宁,再到本世纪的李云迪、李传韵、沈文裕等等。
但是上面这么多人,青少年时代一鸣惊人,多数到后来就泯然众生了。其中固然有当时所处社会环境,或者中西文化隔阂的不利影响,但更多的也许是他们自身或家庭/团队的原因。几个关键问题是在成名或离开学校以后,能不能继续学习、扩展曲目,能不能更积极主动地开拓演艺事业、尤其是建立人脉,更直白的说法是能不能在业界推销自己,在国际乐坛的中心舞台上获得和抓住展现自己的机会,赢得前辈、同行和观众的认可。
这些青年才俊里面,不乏恃才傲物自命清高之人,总是抱怨同行和大众不能欣赏自己,包容自己。但是他们为什么不能好好想想,在希望别人对自己多一些宽容的同时,其自身为什么不能对市场和大众保持一个相对开放的心态呢?为什么不能适当地做出一些改变,来为自己赢得更多机会呢?
古典音乐领域确实也有艺术家特立独行反而大行其道被万众追捧的例子,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些所谓的特立独行,很多时候也往往是一个个团队精心设计的卖点,背后也有某种市场力量的推动。
还有一个常见的误解,是认为古典音乐圈是简单纯粹的,特别是认为国外的艺术界是一片理想的净土,没有同行相轻,没有门户之见,没有功利,没有行业霸权,一切都是阳光之下单纯的艺术比拼,艺术界对天才们都是无限迁就的。
怎么可能嘛?
从巴赫到莫扎特再到贝多芬时代都没有这回事。
这么多年来,自己和周围的人也见多了音乐领域的不公,甚至丑陋的一面。但鲁迅(😜)那句话怎么说的?做个真滴汉子😁,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你得抱着一个正面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些负面因素,克服成长中的障碍,而不只是终日怨天尤人。
朗朗毫无疑问是积极改变自己命运的年轻人之一,他凭借自己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曲目,争取到宝贵的演出安排,并且赢得向众多前辈大师学习,以及与高水平乐团合作的机会。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郎朗如今在专业领域核心圈子里如鱼得水,反而招致了众多国人的冷嘲热讽,一味地认为他钻营,抱大腿,迎合市场。而另外一些混迹娱乐圈靠花边新闻炒作自身的却为人所津津乐道,这不是很滑稽的事么?
幸运的是,如今这种争论,更多的是仅存在于广大吃瓜群众中间,那些对自己职业生涯有追求的青年艺术家,大多已经明白成功路上需要付出怎么样的全方位努力。朗朗的经历无疑对同辈或后辈的艺术家们有重要的激励和启示作用。
现在看,除了朗朗自己,王羽佳、沈洋、和慧、张昊辰、黎卓宇、陈锐、陆逸轩、刘晓禹和李映衡等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年少时的崭露头角,或大赛金榜题名。他们正在以完全不同于前辈华人音乐家的方式,拓展自己的学习和艺术实践,更积极地搭建人生舞台。当中有些人已经成名成家,而另一些人正行进在走向成熟与成功的正确道路上,未来是无限光明的。
~土鳖扛铁牛~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时间很重要 7 懒厨 字1313 2021-11-25 06:41:47
🙂主要还是靠老师 17 黄序 字3732 2021-11-16 21:01:03
🙂如果你或者太太也有兴趣,也想弹琴。 1 匿名 字168 2021-11-16 19:01:00
🙂【原创】续17 - 那些天才少年们
🙂古典音乐圈最不缺少的就是“神童” 10 gasarak 字703 2021-11-07 02:27:56
🙂对我们提高认识非常重要 6 金台夕照 字455 2021-11-06 21:00:57
🙂熟悉古典音乐的都知道,那就一个圈 7 gasarak 字541 2021-11-07 10:55:29
🙂您的说法也非常重要 2 黄序 字135 2021-11-06 21: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