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细说外交部――人物篇(开场白) -- 那年静静的海
因年龄原因,刘华秋于今年二月被增补为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不久也将卸下中央外办主任一职。
回首当年,刘华秋曾被外界普遍看好,并被认为是当今中国外交界为数不多的“才子”之一,本来可以有机会坐上外长位置的,但时运不佳,仕途先顺后逆。
刘华秋,1939年11月生,广东吴川人。与外交部的多数派――北外毕业生不同的是,刘华秋1965年毕业于外交学院英语专业。外交学院虽为外交部的直属单位,与北外一样也被称为是“新中国外交官摇篮”,但其规模较小、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均无法与北外相比。半个多世纪以来,从这里仅走出来两位正部长,即[COLOR=red]刘华秋和戴秉国(前中联部部长、现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党委书记)。此二人的共同之处是均为外交部的正统子弟,大学一毕业即进入外交部工作,且都长期身居核心业务部门(刘华秋在美大司、戴秉国在苏欧司),也都曾与外长一职失之交臂。
刘华秋1965年7月进入外交部后,先在政策研究室、办公厅综合组任干事。“文革”中与其他大多数干部一样,下放“五七”干校劳动。
由于刘华秋是个有思想、有个性的人,“文革”中在部里曾小有名气,也吃了苦头。当年王力在钓鱼台吐沫四溅对外交部造反派大放厥词,矛头直指周恩来和陈毅两位德高望重的老部长时,毛泽东在风闻此事,终下决心“翦除”“王关”。王海容奉命打探消息,毛泽东回之以晚唐诗人罗隐《筹笔驿》中颔联:“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刘华秋一下明白了最高统帅的意图,率先贴出痛批王力八七讲话的大字报,这在外交部庶几石破天惊,激起冲天巨浪。(见宗道一文)
从干校回到部里后,刘华秋于1973年2月被派往中国驻加纳大使馆任二等秘书,一干就是八年。
“文革”结束后,刘华秋在《求是》、《人民日报》等中央权威报刊撰文,阐释邓小平外交思想,颇有新意,足见其理论修养、旧学功底不菲,亦因此连获拔擢。
1981年1月任国务院办公厅外事小组(中央外事小组办公室)处级干部。
1984年1月任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参赞、公使(使馆二把手)。
1986年7月张文朴出使加拿大后,刘华秋接任外交部美大司司长。
1988年2月刘华秋升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并一度兼任美大司司长。
1989年9月刘华秋又升任外交部副部长,主管美洲和大洋洲地区事务,并先后分管过国际组织、条约、法律、礼宾、涉台事务。成为杨洁篪之前最年轻的外交部副部长,年仅50岁。
刘华秋担任负责美大事务的外交部副部长期间,除多次陪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及参加重大国际会议以外,还曾率团访问过北美、拉美、加勒比和大洋洲30多个国家。特别是他曾先后20余次访问美国,就中美关系进行磋商,这在中国外交界极为少见,堪称中国外交界“美国通”。
由于前文所述的原因,1994年后刘华秋的仕途开始受挫,于当年10月被调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接替齐怀远),同时兼任外交部副部长至1998年3月。1998年8月国务院外办被纳入中共中央机构序列后,刘华秋又担任中共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000年9月起兼任中共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刘华秋先后当选为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大司虽然是外交部的第一司,但因连续三任外长皆为其他系统出身,使得美大司系统的人备受排挤,继刘华秋之后的美大事务主管副部长一职更被新闻司出身的李肇星给占了。这种形势可望在杨洁篪将来出任外长后得以扭转。
由于刘华秋曾是外交部的实力人物之一,且主管美大事务多年,一批美大司系统出身的人也先后被调入外办工作,同时中央也给外办的干部保留了少数出任大使的名额。比较典型的如的马振岗(曾任美大司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司长、国务院外办副主任、驻英国大使,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和查培新(与刘华秋前后共事长达10余年,曾任美大司副司长、驻加拿大使馆公参、国务院外办政策研究司副司长、司长、驻加拿大大使、国务院外办副主任、中央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现任驻英国大使)。这两人都经历颇丰,但都未能升任外交部主管领导。
[/COLOR]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丛军本名陈姗姗,大概是后来出于对外工作方便而改的名。 那年静静的海 字334 2005-04-15 07:52:00
呵呵,顶海兄 神仙驴 字82 2005-04-13 18:27:17
看得眼花缭乱 hyena 字8 2005-04-06 22:45:27
【原创】细说外交部――人物篇(五) 曾经风流――刘华秋
😜求证于那先生: Songhua 字318 2005-04-05 11:53:51
此段属引用,我已注明! 那年静静的海 字170 2005-04-07 05:54:26
呵呵,原来那兄还在 神仙驴 字50 2005-04-07 14:46:06
刘华秋在外交部长继任上输给唐家璇 神仙驴 字136 2005-04-02 23:47:30